精选劝学中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58句】
劝学中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1、二、动词的活用
2、冰,水为之
3、四、数词的活用
4、通假字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或“揉”,用火烘木使弯曲)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暴,同“曝”,晒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资质,禀赋。词类活用①名词做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②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③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④形容词作名词,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⑤形容词用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
5、倒装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句意: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得到的,但是却比蓝草颜色更浓;冰,是水冻结成的,但是却比水更冷。)
6、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战国末期荀子《劝学》
7、(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8、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9、前两段中词类活用的字:
10、前两段的句式:
11、(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1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战国末期荀子《劝学》
13、(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14、(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15、一.判断句
16、三、形容词的活用
17、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18、(流,动词作名词,河流)
19、译文: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
20、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21、词类活用:
2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3、劝学特殊句式:
24、(高,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2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战国末期荀子《劝学》
26、(日,名作状,每天)
27、(利,使动,使……走得快)
28、故木受绳则直——战国末期荀子《劝学》
29、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3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战国末期荀子《劝学》
劝学中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3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32、《劝学》中的语法现象主要涉及的是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两大类。归纳总结如下:一、词类活用①名词做状语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②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③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④形容词作使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⑤数词作形容词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二、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丶判断句①青,取之于蓝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句意: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检验自己的言行。)
3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
35、无以至千里
36、二.固定格式:
3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战国末期荀子《劝学》
38、译文: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
39、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变曲。句意: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烘烤将它弯曲做成车轮。)
40、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41、一、名词的活用
4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3、无以成江海(“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44、译文:因为用心专一。
45、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者……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句意: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火烤使他变成这个样子。)
46、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47、译文:不如登上高处看的范围广。
48、三.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战国末期荀子《劝学》
50、青,取之于蓝
51、译文: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就能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52、译文: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
53、省略句:輮以为轮。(“以”后面省去宾语“之”,“之”:代词,它。句意:用火烤将它弯曲做成车轮。)
54、用心一也——战国末期荀子《劝学》
5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战国末期荀子《劝学》
56、译文: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
57、(善,形作名,善行)
58、总之,学生对语法现象准确把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更好的阅读文言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