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者是什么意思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比感觉要复杂,并常常和感觉交织在一起,也被称为感知活动。

2、本义:急迫)(2)同本义[hurriedly;pressed]墨子遑遑,闵世也。

3、一、区别:

4、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而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5、遑huáng(1)(形声。

6、知觉又分为: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其中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是用多种感官进行的复合知觉。时间知觉则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而知觉的发展也是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的。例如,三岁的儿童可以辨别上下方位,四岁的儿童可以辨别前后,五岁的儿童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7、(1)词语结构不同:感(gan三声)觉(jue二声)的感字是咸与心字上下结构,觉字是上、中、下三段式结构,共22画,即“感觉”一词;知(zhi一声)觉(jue二声),知字是矢与口字左右结构、觉字是上、中、下三段式结构,共17画,即“知觉”一词;

8、知觉需要结合个体的经历、环境、文化等因素进行推理和判断,是一种心理过程。

9、知觉就是人身体的感觉器官对于外界的刺激有所反应,而不是没有任何反应。感觉则是人的主观意识认为某件事怎么样。知觉强调客观,感觉更多是主观。

10、――《盐铁论·散不足》

11、答1从定义上看。感觉指客观存在的物质对象作为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大脑中对特定对象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如外在的色彩声音味道触摸到东西;嗅到的气味:内在的疼痛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12、知觉是个体以其已有经验为基础,对感觉所获得资料而做出的主观解释,因此,知觉也常称之为知觉经验。

13、引证解释

14、从辵(chuò),皇声。

15、领会;会意。

16、――《三国志·虞翻传》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民之遑遽者也。

17、――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遑huángㄏㄨㄤˊ(1)闲暇:不~。

18、知觉者是指洞察和注释别人的个体。

19、知觉经验是相对的。我们看见一个物体存在,在一般情形下,我们不能以该物体孤立地作为引起知觉的刺激,而必须同时也看到物体周围所存在的其他刺激。这样,物体周围其他刺激的性质与两者之间的关系,势必影响我们对该物体所获得的知觉经验。

20、简单来说,感觉是指我们接收到外界的刺激,而知觉是指我们对这些刺激的理解和解释。感觉和知觉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别,因为同样的感觉信息可能会被不同的人解释为不同的知觉结果,这取决于每个人的经验、文化背景、情感状态等因素。

21、普遍性是指中国精神中必然包含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追求

22、知觉指的是人类对感觉信息的理解和解释。知觉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它描述了人类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理解过程,包括对感觉信息的加工、分类和解释。

23、(3)又如:遑急(急迫不安);遑遽(急迫不安,恐惧慌张)(4)通“惶”。

24、当一个人睡着的时候,别人一扒拉就醒了,这就是知觉起了作用。

25、形象与背景是知觉相对性最明显的例子。形象是指视觉所见的具体刺激物,背景是指与具体刺激物相关连的其他刺激物。

26、――《列子·杨朱》满堂变容,迥遑如失。

27、宋朱熹《<中庸章句>序》:“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如均一‘心’字,有以虚灵知觉而言者,‘心之官则思’之类是也。”张天翼《最后列车》:“风刮得脸子疼:不知道是因为沙子打着疼,还是因为冷。手没了知觉。”

28、区别是层次不同。

29、――《书·无逸》。

30、――《诗·召南·殷其雷》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

知觉者是什么意思

31、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像时,我们可能需要借助以往的经验和推理来判断这是一只猫还是一只狗,这就是知觉的过程。因此,感觉和知觉虽然有所关联,但其所涉及的心理、生理过程不同。

3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感觉一经构成知觉,便有机地发生联系。

33、这样,无论是自我,还是对象,都是普遍的,即都是共相。这里不能这样理解:在知觉中,知觉者与被知觉对象都是普遍的。而应该这样来理解:正因为自我与对象都是普遍的,所以我不是在感性确定性中,而是在知觉。

34、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35、而知觉则是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是我们根据感觉信息加工而成的观察、理解和解释世界的过程。

36、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知觉不仅依赖于它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特点、如知识经验心里状态个性特征知识经验的映像比较突出‘

37、在感性确定中,当我们把对象确立为这一个的真理时,对象对我们表现为非这一个,如果我们仍要视对象为这一个,那么它就是一个普遍的这一个,即任何一个东西都被【这一个】所指谓。同样,当我们把主体也视为这一个的真理时,自我向我们表现为一个普遍的自我,即不是在指谓这个,或者指谓那个的特定的自我,而是在任何指涉中保持自身同一性的自我,所以是普遍的自我。

38、孔颖达疏:遑,亦暇也。

39、――《玉篇》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40、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41、――谢庄《月赋》仲达闻阵而惕惕,子丹望风而遑遑!――明·梦觉道人《三刻拍案惊奇》遑huáng空闲;闲暇[leisure]遑,暇也。

42、感觉和知觉都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但它们有不同的意义。感觉是指我们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和反应程度,是一种生理反应。例如,光线刺激我们的眼睛,我们就会产生视觉感觉;声音刺激我们的耳朵,我们就会产生听觉感觉。

43、在一般情境之下,形象与背景是主副的关系:形象是主题,背景是衬托。另一个例子是知觉对比,是指两种具相对性质的刺激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时,由于两者的彼此影响,致使两刺激所引起的知觉上的差异特别明显的现象。如大胖子和小瘦子两人相伴出现,会使人产生胖者益胖瘦者益瘦的知觉。

44、感觉是指我们对环境信息的接收和初步加工,知觉是则是指我们对环境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45、知觉者的个人特征直接影响到对被知觉者的正确认识,人们在观察他人时总习惯于以自己为准则,从而对他人做出某种判断。

46、(2)古同“惶”,恐惧。

47、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但它们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48、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复语。遑遑huánghuáng[disturbed;alarmed]惊慌不安的样子。

49、感觉指的是人类感知外界刺激的能力。感觉是一个生理学术语,它描述了人类通过感官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皮肤等)接收到外部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会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中进行处理和解释。

50、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二》:“尝有黎州刺史作《千字文》令,带禽鱼鸟兽,乃曰:‘有虞陶唐。’坐客忍笑不罚。至薛涛,云:‘佐时阿衡。’其人谓语中无鱼鸟,请罚。薛笑曰:‘衡字尚有小鱼子,使君“有虞陶唐”,都无一鱼。’宾客大笑,刺史初不知觉。”《西游记》第九九回:“八戒却也知觉,沙僧尽自分明,白马也能会意。”

51、〔~~〕匆忙不安定的样子。

52、区别是感知不一样,感觉是一种自我意识散发出来的意识,而知觉是身体部位的感受,感觉是飘渺的,不是真实存在的,而知觉是真实存在的痛觉或者身体感受。

53、《后汉书·杜诗传》:“知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唐裴铏《传奇·聂隐娘》:“为我刺其首来,无使知觉。”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方信乐极悲来,怎知觉、惹场天来大祸。”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老夫但有济人之术,岂有杀人之心哉!此处虽住一年半载,亦无人知觉。但昭关设守甚严,公子如何可过?必思一万全之策,方可无虞。”陈毅《送旧友南归》诗:“我不出手,敌不知觉;出手一击,风扫叶落。”

54、简单的说,感觉就是一个初始过程,而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外界信息的理解和认知的过程。

55、知道;觉察。

56、(2)词义不同: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在人脑中的反应,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知觉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知觉比感觉复杂、完整;

57、恐惧[fear]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遑遽。

58、也作“皇皇”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59、亦作“皇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