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道者日损什么意思

1、第一层:为学是日益的,增长知识需要每天学习。为道是日损的,想获得人生终极大智慧,需要每天观心以去执。简而言之:为学要日益,为道要日损。

2、损之又损,汉语成语,拼音是sǔnzhīyòusǔn,形容极为谦虚。

3、为学日益,是说你的知识在不断丰富,然而其结果往往是“为道日损”。

4、注释:学多了统治者提倡的礼乐和政教,虚假的东西一天天增多,人不但变得虚伪且更加耍智巧。探求自然顺大“道”,才使虚情假意一天天减少。不断减少虚假的东西,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若能到“无为”的境界,才能事事有所作为。

5、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6、理解:学多了统治者提倡的礼乐和政教,虚假的东西一天天增多,人不但变得虚伪且更加耍智巧。探求自然顺大“道”,才使虚情假意一天天减少。不断减少虚假的东西,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若能到“无为”的境界,才能事事有所作为

7、“益”是指增加、扩充、丰满、完善,即精益求精。“损”乃减、剪、简。

8、第二层:知识增加的同时,你的道行往往是损减的。简而言之:为学日益了,为道就损减了。

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本章节,老子抨击,统治者提倡的“礼乐政教”,认为这种学问,是虚伪的根源;这种“为学”是要不得的。只有“为道”,才能减少虚伪,达到“无为”的境界,使天下大治。

10、“为学日益”即是说学习知识与技术要不断丰满完善、精益求精。而“为道日损”是指从主观到客观、从理想到现实、从物质到精神过程中的阻隔障碍都要一一剪除,以期求我与自然的便捷沟通,与道会合,实现艺术与人生的最佳状态。

11、成语出处

12、就文脉来看,老子并不以“为道日损”为坏事,而是认为这正是趋向道的途径。与上文的理解,真是大相径庭。老子之意,是为道的途径和为学是不同的,为学是要日有增益的,而为道是要日有减损的,一直减损到无为,这时就无不为了。为道日损是哲学上的命题,根本不是说道受到损害。

13、世间一切正法、大学问,都是个人的亲身感悟与实在体验,难以明白地传授,不可能代代相传。能传的,只是知识或者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智慧与悟性,是难以传承的。然而最有价值、最需要传承的,恰恰是这种不好传承的东西,它是生命力之所在、真谛之所在。如高明的中医,在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获得真知,其种种随机应变、因人而异、因时而化、因地制宜的个性化学问难以言传。又比如画艺,构图造形渲染,容易学,而笔墨之外的神韵则不是可以学得来的。学,只是过程,由学而进道,才是目的。画艺深入后,一切变得简易、随便、直接,此时,笔墨简净、清新、平静,大味若淡、大巧若拙。

14、因此,追求学问者多,能传授知识者众,所掌握之知识亦可日益;但求道者则大不然:他必须是通人,随着对“道”的认识的深入,弘畅闲雅、损益文句,反觉万不耐一、不知云何,于是复归于朴、大辩若讷,最后以至于“无所为”、一任自然。但是,也正在此际,一切变得自然而然、不知其然而然、随心所欲而无不适意。

15、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本意解释为治学获得的学问越多,离道的距离就越远。这八个字,出在今本《老子》第四十八章,其文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17、“学”是指知识或技术,具有有限性、易把握性和可传授性。“道”是指自然、天之道,也指世间一切正法、大学问,具有无限性、难以把握性和不可传授性。

18、“损”的意义便在于:损之又损、减之又减、简而再简、约而再约,“道”便显露出来。在这个求“道”的过程中,就已经开辟出一块广阔的空间来。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华去而朴存的过程,虽为而非为、不为而为。

19、“无为”即自然、天之道。“无不为”,不是“有为”的简单的不自然的层次。“无为”而“无不为”,是以天合天、以道合道、自然而然。

20、《庄子·知北游》:“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