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的主要内容两三句话

1、亡羊补牢是寓言故事。

2、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3、亡羊补牢主要讲述的是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某一天放羊时,发现少了一只。结果发现是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邻居都劝他堵上这个窟窿,但他不以为然,直到第二天又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于是他立即堵上了那个窟窿,并将羊圈修得非常结实。至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亡羊补牢则是比喻在遇到问题时,只有想办法补救,才能及时弥补损失。

4、具体的故事是这样的:

5、《亡羊补牢》讲述有一家人,家里羊圈破了个窟窿,晚上羊丢失了,邻居劝他修补羊圈,他不听劝告,认为羊已经丢失了再修补羊圈已经晚了,结果晚上羊又丢失了,他还是认为修补羊圈已经迟了,后来所有的羊都丢失了,他后悔不已,认为邻居说的对,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及时改正错误还能弥补,但是如果执意不听劝告,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必将后悔。学习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人能够做到亡羊补牢,他们知错能改,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值得学习。

6、亡羊补牢的后半句是——为时不晚。

7、亡羊补牢的主要内容: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做错了没关系,错了,一段时间没明白也没关系,但一错再错不再改正是不对的。错误是人人都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错误出现的机会。

8、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9、下一句是:犹未迟也。

10、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11、未为迟也。

12、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重整旗鼓的故事。

13、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14、下半句是:为时不晚。

15、揠苗助长主要讲了宋国有个人总是嫌自己种的禾苗长得慢,因此便想出到地里去用手将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这一方法,并向家里人炫耀:“今天病了,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当他家里人急忙跑去看时,禾苗已全部死了。“揠苗助长”常用来比喻做事如果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反而容易坏事。

16、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17、亡羊补牢是在我国流传很广,妇孺皆知的寓言故事。最早记载在《战国策》当中,原文写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8、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19、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20、亡羊补牢主要讲了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秦国趁机征伐,很快占领楚都郢。

21、内容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2、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也!

23、可见,亡羊补牢的主旨就是告诉人们,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遭受损失。

24、故事告诉我们,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做错了没关系,错了,一段时间没明白也没关系,但一错再错不再改正是不对的。错误是人人都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错误出现的机会。

25、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26、下半句是犹为未晚。亡,丢失。牢:羊圈。全句的意思是:丢了羊而去修补羊圈,还称得上是不算晚的事情。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人们要能接受教训,修正错误,才能避免再一次犯错误,这就还不算晚。如果不及时修补,不接受教训,那之后会犯更大的错误,有更大的损失。

27、亡羊补牢的主要内容:有个人养了一群羊,有天他发现了羊走失了几只,查一查发现是羊圈破了个洞,别人叫他修羊圈,他觉得吧,才丢几只羊,没什么好修的,终于有天他发现羊快跑光了,想修羊圈,但是太晚了。

28、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

29、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30、亡羊补牢,下一句是为时为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去弥补,避免了造成更大的损失。是来源于一个寓意,羊逃跑了再修补羊圈,以免更多的羊损失

亡羊补牢的主要内容两三句话

31、古时候有个人,他家里丢失了一只羊,邻居劝他把圈修牢,他不听。他又丢失了一只羊,这才感到该听邻居的话。于是,他把羊圈修好了,从此再没丢失羊了。

32、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好心劝告。

33、你现在亡羊补牢,还不算太晚。

34、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35、下半句是:犹时未晚,为时未晚,犹未迟也,这些都可以。

36、亡:丢失;牢:牲口圈。羊丢失以后,才修补羊圈。比喻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善后措施,以免酿成大错。

37、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38、亡羊补牢原意是指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方面的道理:一是不要对存在的失误抱有侥幸心理,理所当然认为失误产生只是意外,不会再次发生.二是知道错了要马上改正,不要一错再错,这样才能防止更大的损失.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39、从前有个牧羊人养羊的羊圈烂了,狼把羊吃了,牧羊人发现后就把羊圈修好了,亡是丢了的意思。

40、“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41、整句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42、亡羊补牢是说从前有一个放羊的,发现自己家的羊圈坏了一个窟窿,狼从窟窿钻进来叼走了羊,他及时把窟窿补上。这就叫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拔苗助长是说从前有一个农民总是抱怨自己家的庄稼长得慢,他去地里把所有的庄稼都拔高一点助力,结果庄稼都死了。这说明你违背了自然规律,就要受到老天爷的惩罚!

43、这个故事本来讲的是丢失了羊再去修羊圈,还来得及。现在喻指犯了错误,能及时改正,还不算晚。

44、亡羊补牢的寓意是什么

45、写作背景:

46、从前有个养羊的人,一天早上他放羊时发现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这个人:“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吧!”这个人却说:“羊都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3]可是第二天一早,这个人去放羊时,发现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他后悔没听邻居的话,赶紧动手把羊圈上的洞补好了。从那以后,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47、揠苗助长主要内容:

48、亡羊补牢造句:

49、《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bǎihé)的斗争。

50、亡羊补牢下一句是:为期不晚。

51、当时楚国大臣庄辛对楚襄王说了这段话,意思就是:看见野兔才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牢羊圈,也还不迟。

52、牧民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53、有一个牧民,养了很多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54、亡羊补牢下一句是犹未迟也。

55、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56、白话释义:看到兔子,再回头顾上狗,还不算太晚了;羊逃跑而修补,还不算迟的。

57、成语释义:因为羊圈的破损羊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58、亡羊补牢故事的主要内容

59、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典故,是说一个人因为羊圈不牢固,损失了羊,当羊受损后,赶快把羊圈修补牢固,以防止以后再损失羊,所以亡羊补牢的后面还有一句为时不晚。这个成语典故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犯了错误或工作上有什么失误一定要立即改正纠错,以免再犯更大的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60、亡羊补牢典故:典故的主人公是庄辛和楚襄王,庄辛提醒楚襄王不要被讲究奢侈淫乐的大臣们迷惑而不管国家大事导致亡国,楚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甚至认为庄辛才是在祸乱人心。庄辛于是前往赵国避难,仅过五个月,秦国果然举兵攻打楚国,此时楚襄王才明白庄辛是对的,赶紧请回庄辛商量对策,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亡羊补牢的主要内容两三句话

61、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62、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羊圈破了个洞,狼从洞里进去咬死了羊,主人发现破洞后未及时修补,结果第二天又损失了羊,这才把破洞修补起来。比喻事情出现错误或漏洞时,要及时想办法弥补,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63、拔苗助长和亡羊补牢都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拔苗助长是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亡羊补牢的意思是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64、这是一句歇后语,意思是主人因为没有把羊圈修得牢固,导致羊被狼叼走了,后来他吸取了教训把羊圈修好。从此以后羊就再也没有丢失过。它是用来比喻如果出了问题以后要想办法去及时补救,就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65、“亡羊补牢”这个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的故事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66、亡羊补牢,下半句是“未为晚也”。意思是:走失了羊,立马去修补羊圈,这还不算晚。这句话比喻失误后如果及时补救,这样避免造成更大损失。这个寓意故事出自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看到兔子,再回头顾上狗,还不算太晚了,羊逃跑后才修补没还不算太迟。

67、学习中出现问题我们要及时补救,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68、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

69、拔苗助长的寓意: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要按照自然规律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

70、在古代宋国,有个急性子的农民,总嫌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他成天围着那块田转悠,隔一会儿就蹲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长高了没有,但秧苗好象总是那么高。他就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心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苗长得快一些呢?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当他回到家里时,一边喘气一边对儿子说:“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没白费,禾苗都长了一大截。”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都枯死了。

71、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72、亡羊补牢的反义词是时不我待、知错不改,近义词是知错就改。

73、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有一天,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地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傍晚,农夫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74、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75、释意:羊丢失以后,才修补羊圈。比喻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善后措施,以免酿成大错。

76、亡羊补牢的主要内容: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做错了没关系,错了,一段时间没明白也没关系,但一错再错不再改正是不对的。错误是人人都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错误出现的机会。

77、下半句是——为时未晚

78、揠苗助长

79、【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80、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81、早晨的时候,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发现是羊圈破了个窟窿,夜晚的时候,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叼走了一只羊。

82、亡羊补牢的故事是根据《战国策》相关内容改写的: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83、《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作者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有个种田人用拔苗的办法帮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告诉人们做事情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受到惩罚。

84、亡羊补牢主要内容:

8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怕做错事情,就怕做错了不及时改正,时间长了,最后可能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