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柏拉图的摹仿论

1、即使说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一个叫罗密欧的男孩和一个叫朱丽叶的女孩,他们的爱情故事刚好就是莎士比亚所写的那样,但不可否认的是莎士比亚在创作过程中有对叙述语言进行加工,对故事情节的安排进行过处理,使文本表现的主题更加突出,因此,《罗密欧与朱丽叶》才能成为一部杰出的戏剧。我承认文学不一定是真实的,大多数文学作品都是虚构的,但是柏拉所说的文学不是真实的原因是文学没有模仿理念。

2、柏拉的模仿说认为文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但文艺不是直接模仿的理念,因此,柏拉否认文学的真实性。

3、文学的产生会有来自于现实世界的影响,但它不应该仅仅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模仿,作家在写作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润色,经过加工后的作品更能反映主题,更能表现作家的思想和情感态度。

4、柏拉通过两种方式来说明理念是如何派生事物的。他用“分有”说明个别事物与型相之间的隶属关系,用“摹仿”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

5、比较柏拉和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思想有两个相同点。其一,柏拉“线喻”中的“数学对象”和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中的“形式因”都是对毕达哥拉斯“数”的继承与发展,“数”始终贯穿音乐建构中,并成为音乐神性的重要支撑。其二,二人都把音乐的摹仿归结到“善”(道德)的麾下。“音乐模仿情感或灵魂的状态,如温和、愤怒、勇敢、克制,或者相反的方面。模仿某种感情的音乐就会引起听众同样的感情。习惯聆听引起卑劣感情的音乐就会扭曲人的性格。总之,那种不好的音乐会造就不好的人,而好的音乐则会造就好人。”

6、把事物的本质——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分开,并且以理念为存在的根据,是柏拉哲学的基本原则。

7、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8、柏拉把真实性等同于理念,等同于精神领域存在的一种形而上的东西,这就带有唯心主义了。文学是来源于生活的,而生活就应该是真实的,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应该高于生活,因为它是对现实世界的加工和总结。

9、柏拉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理念”(eidos,idea)来自动词“看”(ide),原意是“看到的东西”。柏拉把其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可以翻译为“理念”(相当于英文Idea)或“型相”(相当于英文form)。“理念”的译法强调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理智之中的存在;“型相”的译法强调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理念或型相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

10、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所谓的理念世界。在柏拉看来,前者是可感的世界,后者是可知的世界。柏拉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

11、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

12、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

13、柏拉认为,事物的类别是型相,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这个型相的一部分,每一个事物都分有一个型相。理念型相是可感事物的原因,因为可感事物分有了理念型相。由于分有物和被分有的理念型相之间的关系相当于个别概念和它所归属的普遍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被分有的理念型相相似,但不可能达到等同的程度。一个东西分有了什么样的理念型相,它就是什么样的存在;分有到什么程度,就与理念型相相似到那种程度。

14、于是,木匠们就对这一理念中存在的椅子进行模仿,造出了真实存在的椅子这一物品,由于对理念认识的不同,所以模仿出的椅子在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差异。柏拉还认为文学艺术来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也就是说文学艺术相对理念来说是模仿的模仿,模仿出来的文学艺术品是虚幻的幻影,也就是影子的影子,它距离真实性更远。

15、相对来说,画家的模仿是离真实性最远的模仿,画家模仿出的艺术品和自然隔了三层。画家没有造床的手艺就不能真实的表现出床的本质,也可以发现柏拉的模仿说还强调亲身经历。因而,在柏拉看来文学艺术是最低劣的模仿,模仿出的作品也是低劣的。柏拉把文学艺术作品等同于镜子照物一样,只是客观事物的外貌复现,不能摹仿事物的本质。他认为模仿应该直接来自于理念,文学作品距离真实性太远,并没有揭示真理,因此文学作品便失去了价值。

16、柏拉的摹仿论是以他的理念论为基础的,这里所说的理念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理念是先于事物本身而存在的,它是一种精神领域的并且是独立存在的本体。

17、由此可见,柏拉的理念具有多重含义:

18、首先,理念是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也就是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

19、柏拉的模仿说所模仿的对象就是这种理念,柏拉认为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一切东西其实都是对理念的模仿。比如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椅子这一物体,其实是对“椅子”这一抽象的理念的模仿。“椅子”在理念被认为是四条腿的,可以供人坐的物体。

20、文学艺术的模仿过程就相当于造床的过程,自然中本来有一个“床之所以为床”的理念,这是真实的床,也可以说是神造的床,这个床是独一无二的;工匠则是床的制造者,他模仿上帝的床制造出现实世界所使用的的床,因为模仿的差异致使工匠造出的床会有差异;画家模仿的对象是工匠造出来的床,而且画家所模仿的床只是床的外形,同时画家会因为选择的角度的不同画出不同的床。

21、柏拉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22、“分有”和“摹仿”实际上并无本质的差别,不同之处只是在于有无造物主。“摹仿”是有造物主的“分有”,“分有”是无造物主的“摹仿”。

23、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和朱丽叶》。不可能现实社会中真的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叫朱丽叶,刚好有一个帅气的男孩叫罗密欧,然后两人相爱了,结果刚好两人的家族却有着世仇,两人的爱情遭到家族反对,在两人意外殉情之后,双方的家族最终和好了。这样的情节不可能仅仅是莎士比亚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它可能是莎士比亚听说或者亲眼见到一对小情侣的爱情遭到家庭反对,因而产生了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想法。

24、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摹仿”(mimesis/imitate)是一种技艺活动,摹仿的复制品和被摹仿的原型之间没有分有物和被分有的理念之间那种逻辑关系。柏拉把技艺的观念引入摹仿说,解决了一个逻辑分析解决不了的问题:认识内容何以能与认识对象相似?柏拉把技艺分为神圣的与人工的两种,制造者也分为造物主和工匠两种。不论造物主还是工匠,他们所制造的产品都是对思想中一个原型的摹仿。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四重区分:神圣的原型、神圣的摹仿物、人工的原型、人工的摹仿物。关键在于,神圣的摹仿物就是人工的原型,这样,柏拉便可以证明:人的意见只是对理念型相的摹仿,按照意见制造的人工产品则是摹仿的摹仿。可感世界是造物主摹仿理念世界的原型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物是造物主依照理念型相创造的神圣摹仿品,影像则是对这些摹仿品的摹仿。“摹仿”说在柏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柏拉的宇宙生成论和艺术观都依赖于这一思想。

25、柏拉和亚里士多德的不同点在于,前者认为音乐建构要“师法理念”,后者却认为音乐建构要“师法自然”,所以理念和自然分别成了理论音乐和实践音乐的法理基础。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