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2、曹操说:不杀汝,军心变矣,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

3、【译解】:有德行的人,不一定有作为;有作为的人也未必就有德行。

4、管粮官于是改用小斗发粮,士兵们怨气很大。

5、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6、曹操说我知道你无罪,但是不杀你不足以平民愤,所以就告诉他从现在开始,你家里的妻儿老小我把他们养起来,你安心的走吧,把王垕推出去斩了,告诉大家这是粮官王垕办的事情,王垕就这样为曹操的伟大事业献身了。

7、这些名言激励着人们追求个人的理想和责任,同时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坚定信心和勇往直前。

8、曹操其人工于心计,从杀粮管一事可以看出其巧夺天工的谋略,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才智,牺牲了一个小小的粮官换得三军稳固,没有因为缺乏军粮而哗变动乱,还让士兵们感恩戴德于自己的赏罚分明,更重要的是让士兵的怒火消失殆尽,轻松避免了一场军心动乱,其计谋,其才思真所谓是炉火纯青,一军之主必须有这样的计谋,也必须有这样的决断,虽然貌似其作为略显卑鄙,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他稳定了军心,避免了哗变和伤亡,这是他为帅的主要责任,所以应该为曹操点赞。

9、曹操说:“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

10、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名言通常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战略思维。

11、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12、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13、【译解】:贤明的君主,不用没有功劳的臣子,不奖赏不作战的军士。

14、”这句话强调了个人的坚定信念和对历史的留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5、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16、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留下了许多经典九句名言,这些名言被广泛传颂至今。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白手起家,靠的是人”等等。这些名言深刻体现了曹操的智慧和思想,也对后世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曹操于是秘密地把管粮官喊过来说:“我想借你一样东西来稳定军心,希望不要吝啬。”

18、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9、《三国志》裴松之注解部分提到:(魏太祖)常讨贼,廪谷不足,私谓主者曰:"如何?"主者曰:"可以小斛以足之。"太祖曰:"善。"

20、曹操与袁术大战于寿春界口,当时正值水旱连年,粮食非常匮乏。曹操的军粮自然也紧缺。管粮官没有办法,只好请示曹操说:“可将小斟发粮,好多挨几天。”

21、其中一些经典名言包括:“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22、【译解】:国家安定时期施行教化,是把礼放在首位;平定乱世采取的政治措施,则是把刑罚放在第一位。

2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2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5、临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6、明君不赏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27、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名言中最精辟的应该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28、这时候曹操想了一个计策,他叫来了军队的粮草押运官王垕。对着他说:王垕啊,现在军队的粮食情况如何?

29、七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30、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唯一作:惟)

31、【译解】:为国献身,为大义牺牲,足以垂名后世。此为曹操扫平群雄时的志愿。

32、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33、【译解】:不能因追求虚名而招来灾祸。追逐名利,害人害己。

34、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行事处世的指南,更成为了人们学习历史和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35、国家在太平时期崇尚的是德行,战乱时期奖赏的是那些有功劳、有才能的人。八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

36、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7、十一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38、这句话也表达了曹操的雄心壮志,他不仅要统一天下,还要确保自己的地位和尊严。这句名言展现了曹操的智慧和果断,也成为了他治国理政和军事决策的指导原则。

39、后军中言太祖欺觽,太祖谓主者曰:"特当借君死以厌觽,不然事不解。"乃斩之,取首题徇曰:"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

40、历史上的曹操,做的最明智的事,曹操杀粮官以塞众口的故事也是十分典型的。在与袁绍对峙时,军中粮草已尽,曹操生怕士兵们因为吃不上饭而生变故,乃将粮官找来商量对策,粮官说:“分发粮食时,可用小斛代替大斛。”曹操高兴地答应了。但这种弄虚作假的做法肯定瞒不过将士们,军营里顿时议论纷纷,皆骂曹操骗人。其实曹操何尝不知此法难以欺众?对此他早就胸有成竹。他对粮官说:“我要借你的项上人头以平众怒,不然事情不好办。”遂吩咐左右将粮官推出去斩首示众,还令人将粮官的头割下来,曹操在其血淋淋的脑袋上写着他的亲笔判词: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就这样将军粮不足的责任推倒了粮官的身上。众兵将见曹操已经将“贪官”斩首,也就纷纷消了气了。

41、曹操的经典名言不仅体现了他的个人思想和价值观,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2、王垕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人名不见于正史记载。

43、管粮官说:“如果士兵们抱怨怎么办?”

44、管粮官说:“丞相想借什么东西?”

45、王垕的身份是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曹操攻打袁术时军粮不足,让王垕以小斛充当,引发士卒嗟怨,曹操于是杀了王垕当替罪羊。

46、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军营里的粮食也逐渐变少,一碗饭分两次,两次分四次,到最后只能喝稀粥。士兵们怨声载道,就差兵变了。

47、曹操的经典名言有很多。

48、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49、建安二年,曹操准备攻打已经称帝的袁术,然而袁术兵精粮足,迟迟久攻不下。这时候大军进退两难。如果撤军,那么士气必然受影响,说不定还会被袁术追杀。如果继续攻城,则面临粮草不足的风险。到时候军心涣散,就算敌人不攻击,自己都会内院起火。

50、天地间,人为贵。

51、王垕只能照着他的命令去做,果然下面的将士一片大哗,因为当天就吃不饱肚子,怎么办?然后曹操又把这个王垕叫过来,告诉他我要向你借一样东西,这王垕说我有什么好借给您的,“你的头”,要借他的脑袋。这王垕说我无罪啊,是您让我小斗放粮,为什么要杀我啊?

52、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53、月明星稀,乌雀南飞。

54、生子当如孙仲谋!

55、这句话体现了曹操的坚定意志和强烈的自尊心。他宁愿自己承担失败和责任,也不愿意让别人轻易地欺负他。

56、"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

57、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58、意为像陈平、苏秦这样被人四处宣扬有短处的人,都成就了大业,怎能因为有缺点就废而不用呢!五为表不必三让,又勿得浮华。

59、选用执掌刑法的人至关重要。九智者之虑,虑于无形;达者所规,规于未兆。

60、曹操杀运粮官的名言“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

61、汝休小觑我。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

62、十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63、【译解】:聪敏的人考虑问题,事前都有计划和打算;旷达的人谋划一些事情,都具有预见性。预则立,不预则废,有远见才能成就大事。

64、有一当时袁绍的弟弟叫袁术,在安徽寿春这个地方,因为得到了那一枚皇帝的印,他以为天命在我可以当皇帝了,就在寿春城自己称帝了。实际上你的实力不到,有这枚印管什么用呢?所以曹操要攻打他。

6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6、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7、【译解】:有才能的那些人,即使有些短处,难道就因此而遗弃他,不用吗?原文后接:“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

68、欲借汝头以示众耳

69、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70、天子授予官爵,人臣上表辞让,不一定要三次。六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

71、曹操征讨袁术时,王垕本为管粮官任峻的部下,无奈曹操缺粮,又逢大旱,王垕便来请示曹操该怎么做。曹操叫他以小斛发给士兵,军中出现怨言,曹操对王垕说“欲借汝头以示众耳”,然后杀掉王垕,平息哗变,进而鼓舞士气。

72、【译解】:掌管关系人生命的刑法,是大事,要选精通法律的人来担当。“夫刑,百姓之命也。”

73、曹操〔两汉〕

74、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士人的“德行”与“有作为”之间的关系。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75、”这句话强调了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76、但是寿春城也不是好攻打下来的,打了一阵子,打不下来,眼看粮草快完了,怎么办呢?他把粮官王垕叫过来,告诉他从今天开始,你给我小斗放粮。粮官说这样做大家都可以看出来,士兵、将士吃不饱,马上不抱怨我吗?曹操告诉他,你不用管,我来替你承担责任。

77、【注译】:对人礼一寸,受人敬一尺。

7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9、魏武少时,尝与

80、”这句话表达了曹操的坚决和果断的个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1、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82、【译解】:没听说无才能的人及不作战的军士,都一样可以得到奖赏的,立功、兴国也不是他们这些人。没有才能的人,不能立功,无益于国家,不得受禄赏。

8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84、“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垕再欲言时,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讫,悬头高竿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