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绿是高中几年级

1、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幅绿色的画面,从不同角度赋予了绿色就是希望、绿色就是生命的意义,表达了作者对“绿”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

2、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冼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主要散文集有《匆匆》、《春》、《欧游杂记》、《你我》、《绿》、《背影》《荷塘月色》等,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有:《春》,《匆匆》,《荷塘月色》,《背影》。

3、赏析:这里把皱缬的水波比喻成少妇拖着的裙幅,表现出梅雨潭绿的清亮的特点。

4、句子“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中的“揪、攀、探身、又鞠躬过了、便到了”与文中哪两个词语相照应?答招引、追捉。

5、选段用形象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来描绘梅雨潭的绿,试仿照例句赏析文中的比喻句。

6、主要写梅雨潭潭水之绿,而《梨》主要写早春土地的梨叶之绿。其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7、答这是拟人的写法,使读者更接近作者所写的,也是写法显得更亲切。

8、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9、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10、朱zhū自zì清qīnɡ绿lǜ

11、初中部编版。朱自清的课文有两篇,第1篇是七年级上册的第1课朱自清的春。第2篇是朱自清的背影。春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春天景物特征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影这篇文章主要是叙述了父亲送自己去上学的经过,特别是返粤月台为我买橘子的时候的背影,表达出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12、上说,两文都运用比喻的修辞

13、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14、四年级下册学的。

15、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16、答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相同点,可从修辞

17、答用对比、衬托手法表现了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恰到好处的特点。

18、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

19、答好像这绿已成为一体,燃烧着生息。还写了它的嫩和软,以及它的纯和清。

20、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苏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21、答不禁,写出了虽然是第二次到那里,还是不由自主的‘惊诧’了,显示了梅雨潭的绿的特别。

22、第3段从“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开始,作者改换了人称,以“你”来称呼梅雨潭。仔细品读“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3、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24、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

25、写作对象上说,两文都围绕“绿”来写。不同点,也可从写作对象上分析,《绿》(选段)

26、句子: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27、文章的结尾比开头多了两个字——“不禁”,说说这两个字在文中的重要作用。

28、答不是多余的,因为没有这个背景,那个‘绿’感觉会是完全不同的,似乎这周围的环境使这个绿显得特别,更奇异。

29、手法;可从

30、仔细阅读第3段的划线部分,说说作者用一连串比喻描写出了梅雨潭的绿怎样的特点。

朱自清绿是高中几年级

31、在写梅雨潭的绿之前,朱自清先生用了整整一段来写梅雨瀑和梅雨亭,是否多余?为什么?

32、答可以裁她以为带,赠给轻盈的舞女;可以挹她以为眼,赠给善歌的盲妹。

33、例句: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34、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35、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划线句的表现手法,并说明它表现了梅雨潭的绿怎样的特点。

36、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绿”。

37、朱自清的《绿》静态描写:

38、绿石寒是四年级的。《绿》写于1924年2月8日,选自朱自清

39、《踪迹·温州的踪迹》。1923年,朱自清就聘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国文教员。闲暇时,他便结伴去瑞安仙岩的“梅雨潭”游玩。在萧索、悲凉的季节里,写下了这篇散文。

40、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我来讲那醉人的绿可以有怎样实际的用处。

41、答这里把滑滑、明亮的水光比喻成鸡蛋清,表现出梅雨潭的绿柔软、鲜嫩的特点

42、在第三节中,写梅雨潭的绿主要运用了静态写法。如“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泪,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