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蝶恋花》译文

1、原文如下:

2、译文: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修幼年丧父,家贫力学。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为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推官。在西京三年,与钱惟演、梅尧臣、苏舜钦等诗酒唱和,遂以文章名天下。景祐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宣德郎。三年,以直言为范仲淹辩护,贬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庆历中,以右正言知制诰,参与范仲淹、韩琦、富弼等推行的「新政」。「新政」失败后,外任。至和元年(1054)丁母艰期满,召还与宋祁同修《唐书》。累迁礼部侍郎、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熙宁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师致仕,居颍州。次年卒,年六十六,谥文忠

3、宝琢珊瑚山样瘦。缓髻轻拢,一朵云生袖。昨夜佳人初命偶。论情旋旋移相就。

4、海燕双来归画栋。帘影无风,花影频移动。半醉腾腾春睡重。绿鬟堆枕香云拥。

5、五代:李璟

6、几叠鸳衾红浪皱。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一自楚台人梦后。凄凉暮雨沾裀绣。

7、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8、出自五代李璟的《摊破浣溪沙》

9、这句诗出自《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10、宋代:欧阳修

11、蝶恋花·咏枕儿

12、蝶恋花·海燕双来归画栋

13、蝶恋花海燕双来归画栋是由宋代欧阳修所著。

14、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15、翠被双盘金缕凤。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花里黄莺时一弄。日斜惊起相思梦。

16、西风愁起绿波间出自南唐李璟的《推破浣溪沙》。

17、不是的。

18、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菡萏,荷花的别称。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西风,秋风之谓也。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同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笼罩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三、四两句,由景生情,更进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韶光,指春光。在这里,作家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受告诉人们:在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浓重的萧瑟气氛中又平添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不堪看”三字,质朴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脱脱地抒发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自古逢秋悲寂寥”(唐刘禹锡诗句)。李璟虽然位高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当时内外矛盾重重,境遇相当危苦,此时此刻,触景伤情,从而产生无穷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

19、海燕双双回来雕梁画栋。帘影没有风,花影常常移动。半醉半醒腾腾春睡重。绿发鬓堆枕香云拥。翠绿的被子绣着双盘金丝凤。想起上一个春天,有一个人陪伴。花里黄莺一起弄。日落斜阳惊起相思的梦。

20、词人先由内感时间和生命的流逝:“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转移到外化时间和生命的流逝:“朱颜瘦”、“青芜”和“堤上柳”。

21、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不多,所传几首词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这首《摊破浣溪沙》(有些本子作《浣溪沙》)。

22、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23、通过外化,用自然规律这一无法辩驳的事实作证内感的正确性,解析新愁源于不断流逝的时间和逐渐苍老的生命,悲伤,忧愁之情溢于言表。

24、翻译如下:

25、宋·欧阳修

26、词的下片着重抒情。首句,托梦境诉哀情。一梦醒来,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鸡塞,鸡麓塞,在今陕西省。这里泛指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的确是“雨亦绵绵,思亦绵绵”。“小楼”句,以吹笙衬凄清。风雨高楼,玉笙整整吹奏了一曲(彻,遍,段。吹彻,吹完最后一段),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声咽,映衬了作家的寂寞孤清。这两句亦远亦近,亦虚亦实,亦声亦情,而且对仗工巧,是千古传唱的名句。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环境如此凄清,人事如此悲凉,不能不使人潸然泪下,满怀怨恨。“多少”,“何限”,数不清,说不尽。流不完的泪,诉不尽的恨;泪因恨洒,恨依泪倾。语虽平淡,但很能打动人心。结语“倚栏干”一句,写物写人更写情,脉脉深长,语已尽而意无穷。

27、词人先由内感时间和生命的流逝:“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转移到外化时间和生命的流逝:“朱颜瘦”、“青芜”和“堤上柳”。通过外化,用自然规律这一无法辩驳的事实作证内感的正确性,解析新愁源于不断流逝的时间和逐渐苍老的生命,悲伤,忧愁之情溢于言表。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