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由衷的词语解释

1、四、他虽满口应下,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言不由衷。

2、二、我看你是喜欢上王先生了,才会言不由衷地假意批评他。

3、例如:他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虚伪,言不由衷是他的标签。

4、问题中所谓的“言不由衷”一词,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嘴上说的,与心里想的不一致。比喻心口不一。

5、词不达意

6、意思是指心口不一致,延伸造句:一、迫于无奈,他只好言不由衷地说了几句捧场话。

7、在那种场合,大家谈的都是些言不由衷的客套话。

8、yánbùyóuzhōng

9、言不由衷

10、意思是指心口不一致,延伸造句:三、看他这言不由衷的样子,就知道他不是诚心要帮忙。

11、十一、有意见就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别吞吞吐吐,也不要言不由衷。

12、十二、他们这些话,有些是真实的,但大部分是言不由衷的。

13、由,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从田、从丨像路从外面通到田里。本义是原因。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由”字。

14、言不由衷,意思是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

15、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16、十六、我最讨厌这种假惺惺,言不由衷的人。

17、我实在是不忍将真相告诉他,只好言不由衷地要他别多事。

18、[yánbùyóuzhōng]

19、成语解释达:表达。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辞不达意”。

20、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21、十七、他素来诚恳,今日言不由衷,其出有因。

22、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出自《左传·隐公三年》。

23、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24、言不由衷:由:指从。衷:指内心。意思是指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不是说的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25、意思是指说的不是真心话。

26、十五、在那种场合,大家谈的都是些言不由衷的客套话。

27、言不由衷[yánbùyóuzhōng]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出处: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左传·隐公三年》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中文名:言不由衷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拼音:yánbùyóuzhōng结构:主谓式成语成语资料【近义词】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口蜜腹剑。【反义词】由衷之言、言之有信、出自肺腑。【同韵词】砥节奉公、一代谈宗、桂殿兰宫、反败为功、一通百通、桀骜不恭、巧夺天工、不德而功、浮迹浪踪、杼柚之空……【年代】古代【谜语】表白成语典故

28、十三、我看她有心事,刚刚那几句话说得言不由衷,不像她平常的为人。

29、衷:内心;由衷:从内心发出。说的话不是发自内心。指说的不是真心话。也指迫于某种压力而说了违心的话。

30、言不由衷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指自己说的话和实际上做的完全不一样。形容一个人说的不是真心话,是一个心口不一的人。

言不由衷的词语解释

31、言不由衷的意思就是自己说出来的话,并不能代表自己的衷心,并不能代表自己内心真心话。言不由衷,其实也就表达的是说出来的话,不一定是真心话。

32、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33、意思就是说的话不是发自内心。指说的不是真心话。也指迫于某种压力而说了违心的话。

34、意思是指说的不是真心话。也指迫于某种压力而说了违心的话。

35、成语解释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

36、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37、cíbùdáyì

38、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

39、《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40、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41、《左传·隐公三年》:君子曰:“言不由中,质无益也。”

42、例如:他素来诚恳,今日言不由衷,其出有因

43、由,普通话读音为yóu,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由”字基本含义为原因,如:原由;引申含义为自,从,如:由表及里。

44、言不由衷的意思是说所说的话并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引申含义是指人迫于无奈说了一些违心的话;词不达意的意思是说所说的话无法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想要说的意思。题目中问到的这两个成语都是在古代汉语语境中即已经出现的,并且都带有一定程度上的贬义感情色彩。

45、问题中的“言不由衷”一词,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嘴上说的,与心里想的不一致。比喻心口不一。

46、在现代汉语中,“由”还有顺随,听从,归属的含义,如:由不得。

47、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词语不能确切表达意思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