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的行为

1、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录用教师严格把关上,让真正高素质高质量的品学兼优优秀师范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是对教育工作、对学生以及家长、对社会、对教师自身的最大尊敬。

3、社会对待教师的态度,体现在对教师待遇上,待遇主要是收入、住房、医疗保健、社会福利,使教师有优越感、自豪感、幸福感、成就感。

4、尊敬具体体现在两方面:

5、孔子擅长因材施教,子路向他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要立刻去做么?”孔子慢条斯理道:“总要问一下父兄的意见吧?”另一个学生冉有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孔子却鼓励道:“对,应该马上实行。”又有一个学生公西华很不解,问孔子为何面对同一个问题,答案却不一样呢?孔子笑答:“冉有做事缩手缩脚,所以我劝他要果断,而子路做事鲁莽争强,所以我才劝他要三思啊。”

6、尊师礼仪:

7、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8、尊敬师长——程门立雪

9、儒商始祖子贡:尊师至诚孝道楷模

10、首先是礼貌,对教过你的和正在教你的老师,要尊敬,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11、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她很重视对儿女的教育,她给几位皇子选择的老师全部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之人,如李纲、张玄素、魏征、王圭等,而且一再教导儿女一定要尊重老师。

12、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13、全民形成尊师重教的风尚和建立良好环境。

14、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备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15、无论你是在学校学生时期还是毕业步入社会都应该如此。

16、全社会尊师重教具体体现在:

17、(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问题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

18、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19、教育大计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未来!

20、礼貌方面的事很多,处处能提现一个人的素养,如在公交车上给老师以及年长者让座,走路让老师或年长者先行等等,你对老师以及别人的礼貌提现了你的个人素质素养。

21、对社会而言,一个国家、民族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和社会环境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22、一个社会或学校,要求教师遵守职业道德,首先必须尊重教师。优良的师德师风,不可能在轻视教师、使役教师、损害教师的社会条件下形成。师德建设实践表明,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师德建设主体积极性是师德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应当把“尊重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伦理的一项重要原则。

23、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24、子贡,孔子杰出弟子。后弃官从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历来公认他为“儒商始祖”。

25、唐太宗李世民:教子尊师传为佳话

26、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27、卧冰求鲤

28、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明帝在位期间,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团结。

29、一代明君——唐太宗

30、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怎么办呢?在封建社会里面,后宫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后,其它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老师。

尊师重教的行为

31、(5)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32、尊师重教行为不单是指见了老师三躹恭,上课喊起立。而核心行为是对老师教学劳动的尊重,专注接受老师的教学传授,認真消化,理解,勤思考,提问题,甚致和老师共探讨,这种行为才是实质性的尊师重教。

33、“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34、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

35、有一次,李纲因患脚疾,行走不便,当初皇宫内制度森严,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子迎接老师。

36、赋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是与给予教师崇高的社会地位和道德尊荣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但是,当我们冷静审视当下教育职业生活的道德现状时,就会发现,一方面,社会从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和全面发展新人的需要,对教师职业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某些社会道德舆论又片面地把教师仅仅当作是某种工具,任意夸大教师的责任,缺乏把每个教师当作“人”的尊重。

37、目前,受社会环境影响受拜金主义思想诱导,很多不称职不合格教师混在教师队伍中,他们的行为给学生以及家长,给社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使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严重下滑,影响整体教师队伍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38、汉明帝刘庄:放下九尊之躯尊师

39、(4)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

40、尊师重教是中华传统美德,尊重教师和孝敬父母同为中华道德观。

41、一是语言的尊敬,见到老师微笑主动打招呼问好。二是行为的尊敬,见到老师鞠躬敬礼。

42、对于每个人来说,什么行为属于尊师重教呢?

43、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44、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45、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不止源于他渊博的学问,还因他打破了“学在王官”的局面,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让教育惠及到普通人。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述而不作,后形成了记录他与弟子之间言行的《论语》,成为“五经”之一。

46、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唐朝盛世。李世民懂得国家要兴望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日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

47、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长逝。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48、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49、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继母又想吃烤黄雀,但是黄雀很难抓,在王祥担心之时,忽然有数十只黄雀飞进他捕鸟的网中,他大喜,旋即又用来供奉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50、(6)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及时订正作业。

51、哪些行为属于尊师重教行为?这个问题分两部分看:一是对个体而言,二是对社会而言。

52、还有一次,唐太宗听到有些人反应皇四子李泰对老师王圭不尊敬,她当着王圭面批评李泰说:“以后你每次见到老师,如同见到我一样,应该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

53、民族英雄岳飞:尊敬师长终身思慕

54、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55、博士桓荣是汉明帝做太子时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的尊敬,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桓荣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明帝能放下自己九尊之躯的'至高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56、(1)见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

57、“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58、(2)进出校门及上下楼梯给老师让行。

59、全民对教育的重视,对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

60、万世师表,有教无类

尊师重教的行为

61、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