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盛铁肩担道义

1、这句话出自明朝著名硬汉大臣杨继盛之手

2、他诗画双绝,人物画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3、只是李大钊巧妙地将“辣”字改成“妙”字,“辣”“妙”一字之差,李大钊的为人谨慎和写文章的严谨的特点,都表现出来了。

4、年9月的一天,李大钊的一位朋友请他题写一副对联。他想起了这副楹联,于是奋笔疾书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十个大字,与朋友共勉。

5、扩展资料:

6、杨继盛,号椒山。河北容城县人。明嘉靖年间,他出任南京兵部员外郎中,笃实刚正,不畏权势,因勇敢弹劾大奸臣严嵩未果,反而惨死在严嵩的屠刀下。杨继盛就是在临刑前写下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7、在临刑前写下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8、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因抗御、反对权奸严嵩,而惨遭严嵩杀害,杨继盛就是在临刑前写下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9、唐寅(唐伯虎,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吴门四家”之一,“吴中四才子”之一。

10、“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写给友人的一副对联。原句来自于明朝杨继盛的“铁肩提道义,辣手著文章”。

11、李大钊是中国早期创始人之一。他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正确的奋斗方向。

12、杨继盛,号椒山。河北容城县人。明嘉靖年间,他出任南京兵部员外郎中,笃实刚正,不畏权势,因勇敢弹劾大奸臣严嵩未果,反而惨死在严嵩的屠刀下。杨继盛就是在临刑前写下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乡民崇敬他,把他安葬在河北容城县以东。明万历三年,又迁葬到河北定兴县东引村侧至今,立有墓碑,上题“明忠臣杨椒山之墓”。

1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说的,最早刊登在李大钊创办的《晨钟报》上。

14、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人。明朝中期著名谏臣。因上疏弹劾仇鸾开马市之议,被贬为

15、有一次,李大钊的一位朋友请他题写一副对联。他奋笔疾书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

16、负荆请罪希望对你有帮助典故  战国时期,有七个大国,它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侮赵国。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蔺相如见了秦王,凭着机智和勇敢,给赵国争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见赵国有这样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赵国了。赵王看蔺相如这么能干。就先封他为“大夫”,后封为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赵王这么看重蔺相如,可气坏了赵国的大将军廉颇。他想:我为赵国拚命打仗,功劳难道不如蔺相如吗?蔺相如光凭一张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地位倒比我还高!他越想越不服气,怒气冲冲地说:“我要是碰着蔺相如,要当面给他点儿难堪,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廉颇的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立刻吩咐自己手下的人,叫他们以后碰着廉颇手下的人,千万要让着点儿,不要和他们争吵。以后,他自己坐车出门,只要听说廉颇打前面来了,就叫马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等廉颇过去了再走。  廉颇手下的人,看见上卿这么让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见了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们。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这个气,就跟蔺相如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他骂您,您反而躲着他,让着他,他越发不把您放在眼里啦!这么下去,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廉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大伙儿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对呀!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儿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  蔺相如手下的人听了这一番话,非常感动,以后看见廉颇手下的人,都小心谨慎,总是让着他们。  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惭愧极了。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直奔蔺相如家。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廉颇对着蔺相如跪了下来,双手捧着荆条,请蔺相如鞭打自己。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急忙用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  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负荆请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语,表示向别人道歉、承认错误的意思。

17、上联中的“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铁肩担道义”

18、原是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所作,李大钊只是在原对联上改了一个字。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因抗御、反对权奸严嵩,而惨遭严嵩杀害,杨继盛就是在临刑前写下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19、张子秋撰写的一篇报告文学也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题,发表于2010年6月17日《北方周末》。

20、不是陆游写的。

21、这话的意思是:用宽厚的肩膀承担正义,担当重大责任,用灵活的手写出精彩美妙的文章,以唤起民众的觉悟。喻指:要以坚强的决心和毅力,用毕生的力量来挑起弘扬道德和正义这副重担。

22、明穆宗即位后,以杨继盛为直谏诸臣之首,追赠太常少卿,谥号"忠愍",世称"杨忠愍"。

23、“铁肩担道义”的意思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为民的理想和志向,体现出宣传革命的精神。这是一句名言名句,出自杨继盛《杨忠愍公集》:“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24、在李大钊的思想里,上联中的“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作品。“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25、“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26、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作品。“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27、有一次,李大钊的一位朋友请他题写一副对联。他奋笔疾书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十个大字,与朋友共勉。这原是明代人杨继盛所作,杨继盛因反对严嵩,而惨遭严嵩杀害,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在临刑前写下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28、此联为李大钊所撰。原是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所作,李大钊只是在原对联上改了一个字。

29、原句出自于明朝杨继盛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30、原文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

杨继盛铁肩担道义

31、铁肩担道义不是用来形容兄弟情的。原因如下:

32、出自李大钊。

33、明人杨继盛因抗御、反对权奸严嵩,而惨遭严嵩杀害。杨继盛就是在临刑前写下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34、文章”十个大字,与朋友共勉。这原是明代人杨继盛所作,杨继盛因反对严嵩,而惨遭严嵩杀害,

35、“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的著述,最早刊登在李大钊创办的《晨钟报》上。

36、原句出自于明朝杨继盛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李大钊创办的《晨钟报》,活跃于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北京,是当时北平民众舆论的一块重要阵地。它的"时评"栏目张扬一种积极的民族、民主意识,并以此考量社会新近发生的重大政治性事件。

37、狄道典史。其后被起用为诸城知县,迁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调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嘉靖三

38、十二年,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遭诬陷下狱。在狱中备经拷打,于嘉靖三十四年遇害,年四十。

39、明代唐寅。出自“铁肩担道义,生为人杰。巨笔着文章,死亦鬼雄。”

40、出自明代杨继盛《杨忠愍公集》的名言:

41、铁肩担道义是一句名言名句,出自杨继盛《杨忠愍公集》,意思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为民的理想和志向,体现出宣传革命的精神。

42、出自解放军日报的扁担一篇文章

43、“铁肩担道义”语出明嘉靖南京兵部员外郎中杨继盛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句和革命先烈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一句被广泛的用于形容有志之士敢于匡扶正义、担当重大责任。

44、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豪壮名言。

45、杨继盛,号椒山。河北容城县人。明嘉靖年间,他出任南京兵部员外郎中,笃实刚正,不畏权势,因勇敢弹劾大奸臣严嵩未果,反而惨死在严嵩的屠刀下。杨继盛就是在临刑前写下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乡民崇敬他,把他安葬在河北容城县以东。明万历三年,又迁葬到河北定兴县东引村侧至今,立有墓碑,上题“明忠臣杨椒山之墓”。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椒山生前写下大量诗文、家书和墨迹,有《杨忠愍公集》四卷本传世。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