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三大代表作

1、《海燕》:又名《海燕之歌》,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此文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分成三部分,描绘了海燕面临狂风暴雨和波涛翻腾的大海时的壮丽场景。

2、《底层》(1902)是最能代表高尔基戏剧风格的剧作之一。剧本描写城市下等旅店中一群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

3、高尔基,全名玛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苏联作家协会主席。曾参与俄罗斯帝国社会主义革命。他是前苏联下诺夫哥罗德人,俄罗斯族。

4、高尔基的代表作有《海燕》、《在人间》、《鹰之歌》、《母亲》、《我的大学》等等。

5、高尔基(1868―1936年)是(苏联文学的创始)人,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他比较著名的作品有(《母亲》和《童年》)前苏联的一位作家。众所周知的作品有: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经典大作《母亲》、另外还有部长篇《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6、母亲尼洛夫娜是俄罗斯妇女的光辉代表。她的经历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革命意志的觉醒过程,具有巨大的典型意义。

7、《母亲》(1906)是高尔基最优秀的代表作

8、《鹰之歌》:该首散文诗通过一个鞑靼族老牧人拉吉姆讲述的鹰和蛇的故事,塑造了两个对比强烈的鲜明形象——只会爬行的蛇和永远高飞的鹰。从对比中作者突出了鹰之高大,蛇之渺小;鹰之高尚,蛇之低俗;鹰之英姿,蛇之丑陋,鹰之奋不顾身;蛇之贪生怕死。

9、高尔基是当代苏联作家。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流浪俄国各地,经验丰富。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政治活动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起笔名为马克西姆-高尔基,意思为"最大的痛苦"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

10、是清朝的

11、代表作品有《海燕》、《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12、年3月28日,高尔基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戈罗德镇的一个木工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10岁那年,高尔基开始独立谋生。他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切身体验到下层人民的苦难。在此期间,他发奋读书,开始探求改造社会的真理。

13、高尔基生活在1868年至1936年间,而苏联成立于1922年。如果只看他的文学成就,历史则公认他是苏联文学的创始人,所以说他是前苏联人。

14、年3月16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木工家庭。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政治生活1892年用笔名“玛克西姆·高尔基”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1936年6月18日在莫斯科逝世。

15、年,他参加民粹党小组,阅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1913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1917年十月革命后,伴随着革命出现的混乱、破坏、无政府主义思潮及各种暴力事件,高尔基与列宁及新政权之间产生了矛盾。

16、《在人间》:是高尔基用圆润的笔法写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他用亲身体验的生活经历,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特征和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

17、玛克西姆·高尔基,男,(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别什可夫,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18、浪漫主义作品:《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的老婆子》、《鹰之歌》、《海燕》等,这些作品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革命、自由的渴望,也表达了作者对光明未来的憧憬,特别是1901年创造的海燕形象,被认为是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的象征,给人们极大鼓舞。

19、年以后,高尔基几度出国,去意大利定居。他在热烈欢呼1917年2月革命的同时,却又对此后的十月革命表示难以理解、难以接受。

20、高尔基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母亲》。小说生动、正确地描写了工人阶级反对地主、资产阶级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歌颂了无产阶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形象,展示了巴威尔由一个普通工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迅速觉醒,并成为无产阶级坚强战士的光辉道路。

21、《我的大学》:该书中作者描写了他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从这个被真实记述下来的过程中,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高尔基对小市民习气的深恶痛绝,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

22、现实主义作品:《奥尔洛夫夫妇》、《柯诺瓦洛夫》、《沦落的人们》、《草原上》、《因为烦闷无聊》、《二十六个和一个》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主要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的凄惨和市侩的卑鄙龌龊,表现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觉醒,表达他们对剥削制度的愤怒和抗议。

23、《母亲》:小说取材于1902年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索尔莫夫镇的“五一”游行。游行的领导人扎洛莫夫等被捕,同年10月被判处终生流放。高尔基在游行前就听说过扎洛莫夫,游行以后,他和继续儿子事业的扎洛莫夫的母亲安娜有了交往。《母亲》就是以扎洛莫夫的事迹为基础写成。

24、但是因为他是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在沙俄时代的文字比较重要,且苏联1991年解体,说他是俄国人也是可以的。但是大众普遍更为认可高尔基是前苏联人。

25、高尔基以《海燕之歌》(1901)迎接了二十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这首革命颂歌是他参加彼得堡示威游行后写成的。他用象征和寓意的艺术手法,热情歌颂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海风呼啸,阴云笼罩,波涛迎着轰鸣的雷声向上冲击。

26、在这无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的年代,通过反思,作家重又把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主题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写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系列作品。

27、是清朝同治七年的人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