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缺点

1、刘封是刘备的养子,有武艺,力气过人,累立战功。曾率军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在刘备占领汉中后,率军沿汉江而下,占领陕西东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些地区。和孟达、申耽等驻守在西城、上庸、房陵一带(现陕西西康、湖北房县、竹山一带)。

2、【诸葛亮的缺点】

3、找老婆不以外貌为依据。年轻潇洒的诸葛亮,偏找了个其丑无比的黄阿丑。认才学不认相貌,天下男子有几人做得到?

4、用人上的失误。首先是让关羽镇守荆州,关羽性格高傲,刚而自矜,有勇无谋。关羽失荆州,使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两路出兵北伐的设想变空,并使蜀国在今后的战争中始终处于背动地位。其次是用马谡守街亭,马谡自幼熟读兵法,好论军计,甚为诸葛亮所器重。但刘备觉得马谡言过其实,临终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却不以为然,还经常同他谈论兵法,有时通宵达旦。丧失街亭,使诸葛亮的主力侧翼受威胁,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被迫撤军。

5、但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对于这位大将则是没有发现他的才华,而是处处提防他,甚至将军权都交给魏延的死对头,以这种方式来气他,实在是让人们无法理解,魏延的离世也是让人们惋惜,认为此人的存在定会为蜀国的发展带来贡献。

6、刘备因关羽失败而责备刘封,这是正常的。而诸葛亮认为他刚猛,不易控制,就劝刘备借口杀了他,这就太过分了。

7、:做事太认真,凡事必躬亲,自己操劳不说,也没有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8、诸葛亮的几个缺点

9、重视科学,亲自发明木牛流马。

10、马谡本是个颇有见地的参谋型人才,但在实战上显然还缺乏经验。而孔明却偏偏一下子就把他放到一个独当一面的关键场合上去与优势魏军作战,一旦失败,就死心眼的非要杀了不可。

11、诸葛亮晚年的时候,凡事亲力亲为,打二十军棍以上的惩罚措施都要亲自盯着,有时候他甚至自己亲自上去打,权利集中在自己手里,不放权,军人需要军功,打战都是自己指挥,不管大小战役“都是给三个胶囊”。

12、《晋书》中记载有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亮虑多决少”,《三国演义》九十五回说“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出关下寨,请先锋张郃至帐下曰:‘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

13、吴国无荆州便与蜀国结怨为敌,以荆州换取与吴国巩固的政治军事联盟,灭魏复汉的前景则一片光明,得胜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14、扩展资料:

15、:发掘人才以及用人方面有问题。用马谡就不说了。几次北伐都是用刘备那些老本,身边的将领不是刘备心腹就是追随刘备多年的,等这些人一死,就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了。问题是偌大的蜀中就真的穷到没有大将人才的地步了吗?还是亮哥没发掘到?在这方面亮哥比刘皇叔差远了。

16、三国形成对立,凭诸葛亮的才能发展国力,等待时机为时不晚,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做。诸葛亮平定西南,虽然没有了身后忧患,统一国家还是没有强大的物力财力支撑。

17、在诸葛亮的一生当中错过了这样的三个大将,没有将他们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让蜀国走向灭亡,

18、后曾为诸葛亮北伐先锋,曾大破郭淮(应是诸葛亮北伐中最重要的胜利)。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曾提出过子午谷偷袭长安的计策,是蜀汉这边不可多得的智勇双全的悍将。

19、:作战方针有问题。魏国和蜀国相比孰强孰弱一目了然。但亮哥的作战方针就是正面推进,虽然占了一些便宜,但魏国方面无伤大碍。敌强我弱的时候应该出奇制胜,不能正面死磕。后来魏灭蜀的时候正是出奇制胜一战成功。

20、博学多思。当年躬耕南阳,闭门十年精读经典,因而成为饱学之士;

21、诸葛亮,这个在中国几乎被封神的人,在历史上有太多关于他的故事。三顾茅庐、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诸葛亮,每个时代都有关于他的评价。

22、《三国志》中对诸葛亮事无巨细必亲自过问大加赞赏,认为这是他鞠躬尽瘁的真实写照。诚然诸葛亮是很有职业道德的,一篇《出师表》就可以看出他对蜀的忠心耿耿。

23、谨慎在为人处世方面可能还能有其积极的意义,但行军打仗却未必管用,以少胜多的战例往往都是指挥员敢于冒一定风险取得胜利。

24、用兵打仗时谨慎固然能减少损失,但过度谨慎常常会贻误战机,考虑太多就会踯躅不前。古今中外都能找到这样的例子,总而言之诸葛亮算不上一个军事家。

25、不放心,凡事亲力亲为

26、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对手下不放手,不放心。2,过于谨慎,考虑太周。3,感情用人,长期冷落,猜忌,排斥魏延,实际上,魏延的军事才能在姜维之上。正如粟裕所说,诸葛亮只是一个战术家,不是一个战略家。

27、对于人才的限制。诸葛亮辅政后,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这看上去很令人钦佩,但无意中却限制了人才的发展。经如任免一个县官的小事,诸葛亮也要亲自处理;军中“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结果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青黄不接,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

28、李严长期镇守白帝城,负责东方防务,本是个有用之才。只因一次运粮不及时,又文过饰非,就被孔明一棒子打倒,再不录用,直到最后大哭病死。

29、不会用人,后期没人才用

30、唐朝时候,名将李靖特别推崇诸葛亮。他曾经和李世民交谈的时候说过,自己学过排兵布阵的本事,都是从诸葛亮的兵马、八阵图里演变过来。李靖自己本人就是能征惯战的大将,他帮助唐朝平定了南方的大半江山,后来又击败北方的突厥人。可以说,这样一个军事专家对诸葛亮兵法的评价,是非常有含金量的。

诸葛亮的缺点

31、答:诸葛亮最大的缺点是没有在培养接班人上下功夫。以至在他死翘翘后,蜀国治国无干才,带兵无帅才。就一个姜维,还是半道捡回来的。而魏国在司马懿之后,有司马师,司马昭,邓艾,钟会,陈泰,郭淮,夏侯玄,夏侯霸等,吴国在周瑜鲁肃之后,有陆孙、丁奉,诸葛咯,步鸷等二代人才。

32、联吴伐魏是唯一可取的战略路线,诸葛亮也始终主张加强吴蜀联盟,但却没有认识到实现巩固的吴蜀联盟的关键环节是处理好荆州。

33、三、用人不善。

34、最大的缺点就是格局太小脾气还倔性格上的缺点让他把蜀国耗空了青壮年和全国经济全压在北伐上每次北伐都要消耗大量的青壮年人口和物资如果他把这些消耗用在治理蜀国上等魏伐吴的时候暗度陈仓兵强马壮的蜀国爆魏国菊花魏国两线作战不败也难

35、没有十全十美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诸葛亮也如此,“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诸葛亮达不到曹操的用人的境界。我认为诸葛亮的缺点有四点:

36、这个帐以诸葛亮的智慧没有计算清楚不能免责,他若算清楚了,以他对刘备的影响力和刘备为人一定会采纳,从接近正史的《三国演义》看刘备有归还荆州之意

37、不能知人善用,缺乏培养人才和举荐人才能力。孔明明知人善用的能力远远不及其主刘备,接班人姜维不错,但只是个降将。

38、战略上,诸葛亮未出世便知天下三分,他在《隆中对》对当时形式的分析可谓高瞻远瞩;而且善观大势,始终坚持联吴抗曹,致蜀汉得与魏、吴鼎立。

39、然而可悲的是他不是一个会抓工作重点的领导,事必躬亲犯了大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诸葛亮不是神,即使他再有能力,将所有的事都自己包揽也会透支光他的精力和体力,事实上他也是这样活活的累死的,才五十四岁,并不算大。

40、一个战略理论家,一篇《隆中对》,分析天下大势,非常透彻。

41、诸葛亮最大的缺点是没有认清楚蜀国的国力状况,连续发动战争不旦没有取得胜利,反而对后来蜀国灭亡埋下了隐患,这就是过度的自信所误。

42、魏延是率自己的私人武装(部曲)加入刘备集团的,英勇善战,立有战功,很得刘备信任。在刘备自称汉中王后,选他为汉中太守,“一军尽惊”,汉中太守当时大概是除留守荆州的关羽外,最重要的驻守一方的大员了。

43、如果诸葛亮在百忙中稍微注意点教育问题,办个诸葛亮政治军事大学,自任校长,亲自授课,让赵云担任武术教练,魏延做课外辅导员,收罗二代子弟,悉心培养。凭这么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定会人才辈出,那蜀国说不了真能逮着机会统一天下,至少能多活个几十年吧。

44、先找自己的缺点,再看别人的长处,就是王道!

45、不过,诸葛亮的本事可不是只有行军打仗。后世对诸葛亮一生的总结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46、勇于承担责任,如失街亭后,自贬三级。

47、穷兵黩武,却未储备培养足够军事人才。

48、正确确定和执行少数民族政策,如七擒七纵。

49、诸葛亮的优点:睿智,勤奋,忠诚,敢于冒险,知识渊博。缺点:事无巨细都要过问,最后早逝(累死)!识人用人上有问题:识,用马谡,魏延最能说明此问题。

50、诸葛亮除了性格上有缺陷,战略上的也有致命错误。

51、诸葛亮无疑是杰出的战略家,注意是战略家,但并非杰出的战术家,领军打仗是差点。在日常工作中,他是一个与后勤、政务为主的杰出的政治家(这一点很重要,这需要高明的政治手腕)。

52、作战时,诸葛亮用兵力主审时度势,谨慎从事;每战力求速决;重视后勤,常年派官兵千余整修都江堰,确保军粮生产;每次退却时都十分慎重,采取在山地设伏等手段,以掌握主动,保证安全。

53、诸葛亮的最大缺点是没有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

54、二、事必躬亲。

55、诸葛亮太小心谨慎了,他不能放手让他人去做事,因为他唯恐别人做不好。他不相信别人,不能放手让别人去做,手下的人就得不到锻炼和施展,自然很难出人才。因为就算有人才,你不给他机会,他也被埋没了,人才有智慧,但没有施展的地方,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刘备死后,姜维北伐时,蜀之能征善战的大将都已亡故,无人可用,只得让原来在关公帐下做书记的廖化(做过山贼,归顺关羽)做先锋。这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典故。你累得要死,又没有培养出人才,国家就危险了。

56、诸葛亮的优点:

57、诸葛亮最大的缺点就是,曲高寡和。没有更好的吸引和培养后继人才!蜀中要在几十年内,谋出几个诸葛亮,武出几十赵子龙?然后步步为营,渐出祁山。未尝不可以打败曹魏,一统中原。可惜就这么一个诸葛亮,就那么一个赵子龙,老去死了之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可叹可悲!

58、诸葛亮的缺点是地理局限了才能的发挥,往魏国的方向攻城掠地始终风水不利。

59、谨慎过头。

60、:身后事安排不周。知道魏延的性格,还下发了一道埋下祸根的遗命,致使魏延和杨仪内讧,双双身死。姜维后来又在朝廷上遭到诸葛瞻的排挤。

诸葛亮的缺点

61、关羽攻打襄樊时,令刘封、孟达发兵相助,刘封和孟达以山区郡县刚刚归附,不能随意行动使它不稳定为借口推辞,不接受关羽的命令。在关羽因东吴偷袭失败后,孟达降魏。魏国派夏侯尚、徐晃攻击刘封。孟达劝刘封投降,刘封不听。申耽也投降魏国。刘封打败了,逃归成都。

62、诸葛亮这位三国智慧第一的千古名相却的确没有掂量出荆州的份量和最佳利用,拒还荆州,逼友为敌,最终断送了原本可以成就的战略意图。荆州战略权重极大,对于蜀汉是或加或减都加乘一倍的份量。

63、诸葛亮贪荆州说明他战略思维能力其实一般,作为蜀国战略的主要制订者的诸葛亮的确错了,应负全责。不还荆州是两个敌人;放弃荆州是一个强大同盟和一个敌人,而且关羽20万荆军回归西川从纯军事角度说也将蜀国的军力提升一倍。

64、诸葛亮,怎么说呢?以他自己的眼光应该知道蜀汉是扶不起来的。只能说他就是想要证明自己

65、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图”,为后世传扬。

66、陈寿在《三国志》中评论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诸葛亮用兵方面并没有演义里面说的那么神。

67、作战指挥能力不强,导致其战略可行性打折。“三分天下”无疑是伟大的战略构想,这个必须肯定。但自己的战略构想并不能由他自己来完成,关键指挥能力不强。

68、刘备在宴会上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刘备以为说的很好。

69、真要说缺点的话,就只能说他能力太强,太全能。因为能力强,所以任何事物都安排好了,别人的锻炼机会和试错成长机会少了,他死后容易造成青黄不接的局面。因为太全能,所以任何事都能把控到,以至于成为细节控。别人做事他不放心,凡事事必躬亲。这样虽然能极大的获得群众的认同,但也劳累了自己。战乱年代,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保证政局的长期稳定,这个是非常之重要的。

70、诸葛亮错在隆中对有战略设计,却没有抓住实现这战略的关键环节:归还荆州,吴蜀结盟。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想法真实、真切,他也明知单靠经营蜀汉积聚力量,然后策动军事攻伐无法达成这目的。

71、看起来诸葛亮的谨慎至甚是事实,这从他与司马懿的几次交锋来看,诸葛亮用兵的原则就是谨慎当先,他摆空城计一事在历史上肯定是没有的,可想而知谨慎的诸葛亮不会这样“玩火”。

72、在治军方面,诸葛亮重视部队的节制和训练,主张以法治军,讲究为将之道。

73、再者,就是身边的同事,诸葛亮也没栽培好。出门办事,行军打仗,总爱给个纸疙瘩。到地方拆开,按指示办。这不是按图索骥吗?把年轻同事都惯成呆子了。你看司马懿就不一样,他出门打仗,总把孩子带上,从小就上战场历练。

74、用兵上的失误。“诸葛一生唯谨慎”,用兵谨慎,这是诸葛亮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用兵应以慎为主,以奇为辅。奇正并用,并能建大功。时魏延曾提出自率万人,偷袭潼关,诸葛亮认为此举草率,未同意。后邓艾灭蜀,正是用偷袭之策。司马懿在给其弟司马孚来的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此话虽有夸大,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实。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