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主张

1、这些体现了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即尊重、关注和服务于人民的需求和实践。

2、此外,他还强调教育要实现平等和适度,照顾到每个孩子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体现了教育思想中人民性的另一面。

3、第一德信为先,学习成为有道德的人,做有大德的人。陶行知先生做人的根本是道德,人们服务社会需要道德。道德涵盖公德与私德。公德指的是个人对于社会以及国家的义务与责任;私德指的是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修养。公德是为社会、国家服务的根本,私德是立身的根本。陶行知要求孩子把公德与私德相结合,从而有大德,为了国家、民族、人民而奋斗,对自身得失不必计较,努力服务社会。

4、这些方法也体现了人民性,关注的是学生实际需要,注重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习更加有效。

5、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6、再者,他提倡以自由、民主、个性化的方式引导幼儿的行为,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提高幼儿的能动性。

7、第二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应该具有创造精神,锻炼身体,独立自强。陶行知对勇于创造、独立自强的优秀品质进行倡导,对师生亲手种菜、盖校舍、建设礼堂给以鼓励,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创造上,陶行知认为对孩子改造环境与社会的精神与能力进行培养。他认为,需要做完整的人,而不是不完全的人。完整的人要求体魄强健。陶行知对在求学过程中被病魔得去生命的学生感到痛心,因此,对学生锻炼身体严格要求。陶行知要求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思想独立,对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8、教人要从小教起。

9、第三陶行知提倡学生应该学会从容工作、学习。学习不能只限于书本知识,实践才是真正需要实施的。他提出:做事情应该有目的,有决心,有计划,有组织。

10、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中,人民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是我们最关心的—个问题。依我看来,进行幼稚教育之普及要有三个步骤。(一)改变我们的态度一般人的态度总以小孩子的教育不关重要;早学一两年,或迟学一两年,没有多大关系。我们很漠视小孩子的需要,能力,兴味,情感。因此,便不知不觉的漠视了他们的教育,把他们付托给老妈子,付托给街上的伙伴。在这种心理之下,幼稚园是不会发达的。我们要想提倡幼稚园必须根本化除这种漠视小孩子的态度。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关心幼儿的父母,明白幼稚教育之重要,并且愿意送子女进幼稚园。但是他们有一种牢不可破的成见也是要不得的。这成见就是不愿他们的子女与贫苦人家的子女为伍。他们以为自己的子女是好的,贫苦人家的子女是不好的。他们以为贫苦人家的子女进了幼稚园便要把他们的子女带坏了。因此,幼稚园便成了富贵人家和伪知识阶级的专利品。我们应当知道民国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人中人是要从孩中孩造就出来的。教育者的使命是要运用好孩子化坏孩子,不应当把好孩子和坏孩子分开,更不应当以为富贵人家的孩子是好孩子,贫苦人家的孩子是坏孩子;尤其不可迁就富贵人家的意见排斥贫苦人家的儿女。富贵人家及伪知识阶级的父母倘不愿把新生子女做新中国被打倒之候补者,就应当把自己的子女和不幸的人家的子女放在一个幼稚园里去受陶冶。办理幼稚园的先生倘若不愿把幼稚园当作富贵太太们打麻将时用之临时托儿所,便应当把整个的幼稚园献给全社会的儿童。可是这样一来,幼稚园教师便须明白他们的使命,不是随随便便的放任,乃是要运用好孩子化坏孩子,运用坏孩子的好处化好孩子的坏处。承认幼年生活教育之重要,是普及幼稚园之出发点;承认幼稚园为全社会幼儿的教育场所,是普及正当幼稚园的出发点。我们必须得到这两种态度,幼稚园才有普及的希望。(二)改变幼稚园的办法幼稚园的办法是费钱的,不想法节省,必不容易普及。最需要幼稚园的地方是乡村与女工区。女工区的幼稚园,还可由工厂担负经费,纵使用费太多,尚易筹措。乡间是民穷财尽,费钱较少之小学尚且不易普及,何况费钱加倍的幼稚园呢?所以在乡间推行幼稚园好比是牵只骆驼穿针眼。我们必须向着省钱的方针去谋根本改造,幼稚园才有下乡的希望,才有普及的希望。(三)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我们要想普及幼稚教育至少需要教师一百五十万人。这是一个最难的问题;因为不但是经费浩大,并且训练不得其法,受了办理幼稚园的训练,不一定去办幼稚园,或者是去办出一个不合国情的幼稚园,那就糟了。幼稚师范是要办的,但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纵然如此,我们也不能专靠正式幼稚师范去培养全部的师资。我们现在探得一条新途径,很能使我们乐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幼稚师范院在燕子矶设了一所乡村幼稚园,叫做第二中心幼稚园,开办之初便收了三位徒弟,跟着幼稚教师徐先生学办幼稚园,张宗麟先生任指导。前天他和我谈起,幼稚园的徒弟制似可推行到小学里去,并且可以解除乡村小学教员的一个大问题一一生活寂寞。我说:“这是的的确确的。徒弟制不但能解除生活寂寞,并且能促进普及教育之进行。”普及小学教育及幼稚教育非行徒弟制不可。倘以优良幼稚园为中心,每所每年训练两三位徒弟,那么,多办一所幼稚园,即是多加一所训练师资的地方,这是再好没有的办法。我看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徒弟,行行都普及。木匠到处都有,他是怎样办到这个地步的?徒弟制。裁缝匠,泥水匠,石匠、铁匠,和三万万四千万种田匠,那一行不是这样普及的呢?老实说,教学做合一主义便是沥清过的徒弟制。徒弟制的流弊是:劳力而不劳心,师傅不肯完全传授,对于徒弟之虐待。假使我们能采徒弟制之精华而除去它的流弊,必定是很有成效的。若把这种办法应用到幼稚园里来,我是深信它能帮助幼稚教育普及的。我和陈鹤琴先生近来有一次很畅快的谈话。他主张拿鼓楼幼稚园来试一试。鼓楼幼稚园是最富研究性的,现在发了宏愿要招收徒弟来做推广幼稚师资之试验,是再好没有的了。以上所说的普及幼稚教育的三个步骤,不过是我个人所见到的,一定有许多遗漏的地方。关心幼儿幸福的同志,倘以别的好方法见教,那就感激不尽了。(原载1928年2月29日《乡教丛讯》第2卷第4期)

12、陶行知强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教学做三位一体。由此可知,连接生活与教育的纽带是“做”、活动,表现为“劳力”与“劳心”的结合。纵观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不难发现,劳动教育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石与核心。劳动教育是现代教育目标的五大方面之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入分析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挖掘其内涵与特点,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其生活教育理论的理解,同时对于当前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3、劳动即生活

14、他主张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让教育贴近生活。

15、人民性体现在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中,意味着教育应该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注重实践操作、与生活实际联系等方面,注重教育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

16、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他还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出发,认为对幼儿施行早期教育,可以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17、劳动和生活是一体的,不可相互分离,生活离开了劳动,儿童们就被培养成“双料少爷和双料小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丁点苦不能吃;劳动离开了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劳动而劳动,读书的成了书呆子,做工的成了苦做工,没了生活的乐趣,人生也就没了意义。这也就是陶行知所说的“教学做合一便是生活”。

18、这种教育方式符合人民大众的文化和认知水平,也贴合了人的天性,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由发挥,及早培养兴趣爱好和创造力。

19、陶行知先生在提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同时,也十分强调教师的创造精神。他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认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就是说,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创造性地运用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毕竟,“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果没有创造性,就很难适应今天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需要。

20、源自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还要求“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在这个定义下,先生与学生失去了通常的严格的区别,在做上相教相学倒成了人生普通的现象。

21、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在幼儿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如下:

22、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体现在对儿童和家庭的关注和尊重。

23、劳动是在劳力上劳心,“文明是人类用头脑和双手造成的。只会劳心而不会劳力和只会劳力而不会劳心的人,都是没有希望。

24、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强烈的人民性。他主张办教育是为了人民,教育必须为人民提供最好的服务,明确提出“生活教育要解放全人类”的理想。他说:“在我的世界里有两个最好的朋友,一个是老百姓,一个是小朋友”。人民第一,教育是服务。“他还说:教育是国家万年大计,不普及人民大众教育谈振兴中华乃是一句空话”。

25、陶行知反对教、学、做分家,他说:&lDquo;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救,在做上学&rDquo;。他的&lDquo;教学做合一&rDquo;的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儿童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成为真人。

26、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其中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27、其二,陶行知主张教育策略要注重因材施教,扬长避短,遵循儿童自然成长规律,使教育个性化、差异化,这也是人民群众对于教育需求的具体化体现。

28、民族性教育:陶行知提倡培养中国式人才,即具有中国特色、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特征的人才。他强调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注重培养孩子在思想、语言、行为等方面体现民族性,努力营造一个具有浓郁中华文化氛围的学前教育环境。

29、陶行知所处的年代,贫富差距大,农民生活贫困潦倒,在这一现状下,陶行知想要培养的是未长大的儿童,通过劳动教育将他们培养成能用手用脑创造社会财富的人。手脑并用的人才是能为国民生计谋利的人,这群人创造的不是“富的个人”,而是“富的社会”。我们的儿童有着创造“富的社会”的巨大潜力,教师引导他们有动手动脑的志趣,去养养小鸡,种种花草,培育和发展多种潜力。

30、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陶行知先生主张

31、陶行知先生强调德信为先,学生要学习成为有道德的人,做有大德的人。

32、为此他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对不重视儿童劳动教育的倾向进行了批判,他谈道:“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

33、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注重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34、(1)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35、陶行知提倡的学前教育重视儿童的发展和成长,注重儿童的参与和体验式学习,赞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倡导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36、以身作则:陶行知强调,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带领孩子学习、发展、进步。只有在家长和教师的带动下,孩子才能走进社会,成为有用的人,同时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37、劳动源于生活,又因其具有亲知亲行的特性反作用于生活,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就特别关注儿童生活中手脑并用问题。劳动是在劳力上劳心,“文明是人类用头脑和双手造成的。只会劳心而不会劳力和只会劳力而不会劳心的人,都是没有希望。

38、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满足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受到优质的教育。

39、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体现在教育的目标上。

40、人文主义教育: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培养充满人文关怀和人道精神的人。他强调以人为本,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差异,为孩子提供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41、因此,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人民性体现在注重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以及重视普及教育。

42、增进自立能力,获得真知

43、其次,他倡导“看孩子”,即做到尊重儿童、关心儿童、理解儿童,在教育方式上更注重个性化、因材施教。

44、在陶行知看来,家庭和学校是幼儿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他主张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为幼儿提供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教育服务。这也是他对人民性的一种关心和体现。

45、总的来说,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体现在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以人民的利益为先的原则,以及注重个性化和自由等方面。

46、同时,陶行知还在实践中强调了与人民性相关的教育方法,例如依靠经验、重视教学实践活动等。

47、因此,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体现在教育目的和方法上。

48、继承了卢梭理论,发展了儿童本位思想

49、第一,强调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50、第三陶行知提倡学生应该学会从容工作、学习,做事情应该有目的,有决心,有计划,有组织。最佳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具体理念: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

51、这种教育方法强调把教育融入到生活中,使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实践的锻炼。

52、他认为幼儿教育实际培养的好,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

53、谋手脑相长

54、陶行知对学生的要求是全身心付出,服务人民大众,做“人中人”。他提倡应该知行合一,思想和行为统一,道德品质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培养。在社会生活中对“做人”“做真人”进行学习。

55、因为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培养未来公民的道德品质和基本能力,使其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56、第二,他非常重视幼儿教育的中国化,

57、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应该具有创造精神,锻炼身体,独立自强。

58、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59、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体现了他对人民性的关注。他倡导通过幼儿园教育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念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真正的国家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60、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中有体现人民性。

陶行知先生主张

61、其一,陶行知提倡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强调培养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等能力,这都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密切相关。

62、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他对于我国教育的思想理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务。陶行知对于学前教育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基本理论,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63、“六大解放”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终其一生的教育生涯,他坚持不渝的,其中重要的一个主张,就是创造教育,就是致力于为学生建设一个发挥创造力的环境。无论是在他所开办的晓庄师范、育才学校,还是他所提倡的生活教育、平民教育,他都把创造教育作为其中的宗旨。

64、陶行知认为没有人是生来就不需要劳动的,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劳动,当时的教育却忽视了这一点,不重视儿童的劳动教育。

65、陶行知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这就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

66、其三,陶行知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积极性,鼓励儿童在尊重规则和秩序的前提下自由发展,这正是对于人民群众的一种信任和尊重。

67、(2)强调幼儿教育的基础地位,重视人才的早期培养

68、这种教育思想符合我们现代社会的需求。

69、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70、儿童劳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儿童增进自立能力。即要让儿童认识到: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生活才能独立和富有,人生才有意义;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是可耻的。儿童劳动教育的另一目的是通过劳动让儿童获得真知。

71、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出健全人格、有能力的公民,而这种公民应该具备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爱好和平的素质。

72、陶行知提出要实行“以幼教幼”的教育方针,这也是他对人民性的一种体现。他主张早期教育应该从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出发,注重幼儿个体的发展和特点,针对幼儿的心理、生理和认知发展规律,采取适宜的教育手段和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73、陶行知先生猛烈地批判旧中国幼儿教育的弊端,坚决主张改革外国化的、费钱的、富贵的幼儿园,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他积极地宣传中国幼儿教育的新的发展方向,认为工厂、农村是幼儿园的新大陆。特别是他身体力行地积极推行平民的、乡村的教育,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mDAsh;&mDAsh;南京燕子矶幼儿园,还创建了乡村幼儿师范教育、农村幼教研究会等。

74、他反对繁琐的功课和死记硬背,提倡自由探究和体验式学习。

75、他主张通过简单的教育方式,如民办幼儿园、家庭教育等,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到适当的教育,使他们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76、“做”是中心。陶行知认为教与学都是为了生活实践的需要,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在幼儿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教学做合一”,就要以“做”为中心。

77、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体现在课程内容和教育方式上。

78、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为此提出了“六大解放”,概括性地指出创新的前提是要解放人。“六大解放”包括: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之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

79、(5)解放儿童的时间,要给儿童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但不要把儿童全部的时间占去,让儿童有学习人生的机会。

80、民主性教育:陶行知倡导学前教育的民主参与,认为幼儿应该在平等、开放、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他主张尊重孩子的意见,培养孩子的民主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81、首先,他主张普及教育,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82、生活离不开劳动,劳动即生活。“一群大孩子在开封工作,也可说是玩耍。因为他们在工作里有玩耍的乐趣,在玩耍里有工作的意义。”

83、(4)坚持教学做合一,倡导因材施教

84、陶行知主张办教育必须依靠教育人民,首先向人民学习,把他们当作教育的主人,自己是为他们服务的,因而要用人民最需要的东西教育他们,用人民最易懂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他说:“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85、重视普及教育。

86、综上所述,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策略和教育态度等诸多方面。

87、劳动源于生活,又因其具有亲知亲行的特性反作用于生活,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就特别关注儿童生活中手脑并用问题。

88、(3)生活是教育的核心

89、陶行知认为幼儿园教育应该与社会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注重孩子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并把课程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其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这些都是符合人民性的。

90、“生活即教育”的意思就是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才能教人积极向上。

陶行知先生主张

91、陶行知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教育,不论贫富贵贱。

92、《中国教育改造》提出了教育改造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指出了教育改造的方法和思想,体现了陶行知作为著名教育家一贯的思想和观点,其中所研究和实验的教育问题,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

93、“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94、此外,他也注重教育环境的创设,认为幼儿接触周围环境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

95、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他提出以幼儿园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家乡生产、风土人情为内容编成教材,以幼儿足力所能及的地方为教室,以儿童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为主要内容,参加种植、饲养劳动,让儿童从中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自己组织游戏,培养出&lDquo;生龙活虎的体魄、活活泼泼的心灵的儿童来&rDquo;。

96、陶行知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

97、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体现在教育的目的上。

98、陶行知认为,儿童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应该依据其生活经验和感受来设计教育内容和方法。

99、”陶行知在呼吁儿童积极注重劳动教育的同时,也教儿童喜爱劳动。他赋予了劳动美的意义,他认为“烧饭是一种美术的生活。做一桩事情,画幅图画,写一张字,如能自慰慰人,就叫做美。”他让儿童们在劳动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在劳动中学到生活的意义。

100、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包括三大基本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01、先说结论,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措施如下,桃形僧先生提出,从做中学,从学中做的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他在南京的郊外小庄创立了小庄示范学校,准备培养大量的乡村教师,他认为,国的前途在于乡村,只要把乡村教育搞好,国就可以强大。

102、这就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