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之地毛的正确解释

1、不毛之地:

2、生长毛(草)

3、由名词活用为动词

4、成语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5、不毛之地

6、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7、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8、“毛”词类活用

9、不毛之地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某地荒凉、贫瘠。

10、【反义词】:鱼米之乡、天府之国

11、不毛之地,这句话中的“毛”,属于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中名词活用为动词,毛,本是名词,毛发,这里用在否定副词“不”之后,活用为动词,生长草木。这句话出先秦史学巨著“春秋三传”之《公羊传》。后演变成为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不生长庄稼草木的荒凉之地。

12、【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

13、【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荒凉或未开垦的土地

14、二、出处

15、成语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荒凉或未开垦的土地

16、成语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荒凉或未开垦的土地

17、春秋·左丘明《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

18、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19、答:不毛之地的“毛”的意思是:庄稼、草木。“不毛之地”原意是贫脊荒凉不长庄稼的地方,废弃的土地。形容荒凉、贫瘠。在句中作主语、宾语。该成语最早出自战国·公羊高《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20、bùmáozhīdì

21、成语解释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

22、【近义词】:穷山恶水、穷乡僻壤

23、【示例】:南方~,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24、成语解释: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

25、【解释】: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26、不生长草的地方。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