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小故事50字

1、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2、陶母退鱼

3、任太史令时,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李广利千方百计想拉拢他,便派家人给他送来一对珍贵的玉璧。司马迁之女妹绢见这对晶莹透亮的玉璧非常喜欢,司马迁却深情地开导女儿说:“玉璧贵在无瑕,人也应如此。如果我收下这对玉璧,心灵上就会留下斑污,并要受制于人。”说完便命人把玉璧退了回去。

4、小明是一个非常正直、勤奋的孩子,在他家的家训中,他经常听到父母强调“不贪污,不受贿,不偷盗”的重要性。

5、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

6、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

7、有一天,小明在学校里捡到了一百元钱。他想起了家训中的教诲,认为这是别人的财物,应该去交给学校。于是,他走到学校办公室,把钱交给了老师,并告诉老师他是在校园里捡到的钱。

8、杨继盛的清廉作风得到了人民的尊崇和爱戴,也受到了皇帝的嘉奖,他的故事成为了后人防范腐败的楷模,也成为了清廉成语的来源之一。

9、清廉是指做事不贪污腐败,清正廉明。

10、蔺相如也在严格管控官员廉洁方面表现优异,为秦国的政治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11、尽管有人诱惑他,廉颇仍然坚持清廉,不受贿赂。

12、大义退玉璧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

13、古代廉洁小故事5:一贫如此

14、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15、清朝有位姓朱的督学,清廉起正直。有一年到自己的家乡浙江临考。为了防止同乡走后门,便大书一联,悬于堂上:

16、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上山采石时,采到一块宝玉,他担心别人会来抢,想拿出去卖,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这块宝玉送给京城里的大官。

17、他说:“我既然犯法,应该受到惩罚。

18、此外,在当今社会中,也有一些关于清廉的榜样人物,例如廉政公署的干员们,他们通过一系列手段打击贪污腐败,保持了公正和清廉。

19、郤缺没有辞职,而是一分钱不退地交了罚款,并辞去了自己的职位。

20、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21、古代廉洁小故事4:陶母退鱼

22、这件事情传开后,大家都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都不敢礼贿他了。因此,当地百姓都敬称他为“悬鱼太守”。

23、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廉颇和蔺相如都是当时名将和贤相。

24、有一位清官叫杨继盛,他在嘉靖年间担任户部右侍郎,一心只想为官民造福,所以他非常注重自己的操守和廉洁作风,从不收受贿赂,甚至连福利待遇都很少享受。

25、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26、包拯决定依法办,他毫不徇私,派人把舅舅抓到官府,直接把从舅传到大堂审问,结果情况属实。依法用鞭子抽打了一顿。勒令退还人家田产、赔礼道歉。

27、他的清正廉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后世廉洁公仆和诚实官员的榜样。

28、清廉是做人应该遵循的一种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29、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

30、陈最峰题联讽贪官清代陈最峰在晋州(今河北省晋县)为官,针对当时贪贿情形,

清廉小故事50字

31、一钱太守

32、如果我不交罚款,就是亵渎的行为。

33、后来他出任堂堂两江总督,赴任途中只住旅馆不住公馆。在总督府每餐只吃青菜,时人称之“于青菜”。

34、朱督学悬联防后门

35、我以不贪为宝

36、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37、包公曾经是开封府的知府,他在任职期间曾经发⽣过这样⼀件事,在开封城⾥⼀些为官的为了⾃已的消遗,纷纷在河的边上修筑亭院,在河中筑起道埂坝,将⼀长长的河截成了⾃家的⼩湖,使湖⽔⽆法排泄,导致了⽔灾发⽣,城⾥的民房倒塌,⾯对这帮污吏包公⾮常奋努。他不顾有权的官员和朋友们的劝阻,毅然严惩不怠。从此湖⾥的河⽔重新奔腾了起来,⽼百姓的⽣活随之奔腾起来,过得蒸蒸⽇上的⽇⼦,⼜回到了从前那安居乐业的⽣活之中去了。

38、在衙署厅堂上自题一联,云:头上有青天,作事要循天理。眼前是瘠地,存心不刮地皮。

39、包拯审舅舅

40、古代廉洁小故事2:一钱太守

41、这些故事和人物告诉我们要坚持清廉正直,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42、战国时期鲁国国相公仪休爱吃鱼,有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公仪休不收。问其原因,他说:“正因为喜欢吃鱼,所以不能接受,现在我作为国相,能够用自己俸禄买鱼吃,如果现在收了鱼而丢了官,谁又会送给我鱼呢?所以我不能接受啊。”公仪休“好鱼而不贪鱼”,实乃其深知“贪赃、枉法、丢官、受惩罚”之间的内在联系,愿每位领导干部任前任中都时刻不忘认真算一算政治帐、经济帐、家庭帐。

43、曾两度任朝廷太史令,永和初年又出任河间相牗地方官牍。当时,世风日下,弊政甚多,但张衡法治严明,着力打击那些地方豪强劣绅。为此,有的豪富便派人暗中送来“金错刀”,进行贿赂。然而,张衡并没有被金钱所诱惑,他愤然拒收“金错刀”,使这些富豪的阴谋彻底破产。张衡坚持“法治不失志”,过了不久,郡中上下肃然,民风大正,百姓安居乐业。

44、一次有人向他行贿,他严辞拒绝,并且立刻向上级报告,这个贪腐案也因此被揭露。

45、离开罗城时,堂堂一位县令,竟然连赴任的路资也没有。当地百姓听到于成龙离去的消息,一片哭号,依依不舍,相送数十里。

46、廉洁奉公是一种优秀的品德,被传颂了几千年,其中最著名的成语就是“廉洁奉公”。

47、这些故事都是关于廉洁正直的,它们告诉我们在做人做事时一定要保持清正廉洁的品德。

4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能够清廉正直,不受贿赂,不偏袒,那么他就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和信任,迎来美好的未来。

49、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称他是“天下第一廉吏”。

50、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

51、于是,他带着宝玉,来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献上宝玉。子罕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什么要献宝玉给我?我可从来不收别人任何礼物的。”那人以为子罕怀疑这是一块假玉,就答道“这块玉我请玉匠看过,确实是一块真玉,价值连城,所以我才送给你的`。”子罕说“我把不贪的品格当作珍宝,你把这块玉石当作珍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如你我还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那人跪下恳求道“我们小百姓,拿着这样珍贵的东西,是不敢出门的,我把它献给你,是为了免于祸患。”子罕就让那人暂时留下,请玉匠把那块宝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帮他把玉卖掉,把所得的钱全部交给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

52、”后来,郤缺的孙子郤至被国君任用,因为他的家族有着清白的历史,成为了清官的代名词。

53、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皆谅我。

54、讲述一个很有名的清官名叫杨度,他在明朝的大观年间历任过很多官职,在任职期间几次拒收贿赂,不为官场上的污秽之事所动。

55、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56、这个故事传颂至今,成为了“廉颇蔺相如”的成语,警示人们要高度重视廉洁自律,不受扭曲的利益诱惑。

57、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58、有很多,例如《左传》中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及《资治通鉴》中的“廉颇以老劣,谓之‘薄伪’”。

59、一次,秦国的国君想让他帮忙,但秦国的大臣却想收买他,苏秦坚决不受贿赂,最终还是效力于秦国,成为了一个很有用的人才。

60、公元前548年,晋国大夫郤缺受贿,被晋文公罚款2000斤货币。

清廉小故事50字

61、东汉时期,庐江太守羊续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有一人叫焦俭,为人正直,有一天,他看见羊续生活得太清贫,便给他送了一条活鲤鱼来。面对这条“礼鱼”,羊续左右为难,无奈只好暂且收下。

62、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63、有一个叫苏秦的人,是战国时期的名士,他不仅聪明过人,还很清廉。

64、清康熙初年,原广西罗城县令于成龙,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全省唯一“卓异”,升任合州知州。其子从山西老家来看他,他仅有一只还舍不得吃的咸鸭,乃割下一半作为让儿子带回老家的礼品,因此人称“半鸭知县”。

65、公仪休拒鱼

66、在包拯知家乡庐州的时候,他的舅舅仗势霸占了乡民田产而犯罪。但当时县、乡的官员不便处理,于是人家直接告状到庐州府包拯那里。包拯听到消息后为之一震,毕竟是他的舅舅啊。

67、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守正义和清廉,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和信任。

68、杨震拒金

69、当他逝世后,南京“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

70、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71、在秦国内外大势逆转的时候,廉颇听从蔺相如的建议,拯救了秦国的危局。

72、拒收金错刀汉代天文学家张衡:

73、古代廉洁小故事3:杨震拒金

74、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75、古代廉洁小故事6:两袖清风的于谦

76、但等焦俭一走,他就让人把鱼挂在庭檐下,再也不碰它。

77、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78、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从此以后他经常把母亲的教诲牢记心中,一生清廉正直成为老百姓心中名副其实的清官。

79、清廉成语来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表明了清廉正直的重要性。

80、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清廉的意识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故事:

81、廉颇因战功卓著成为了将军,而蔺相如也因为清廉正直而被选为了秦国相。

82、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故事就是《廉颇蔺相如》。

83、老师听完小明的话,感到非常惊讶和感动。她夸奖小明是一个有道德、有爱心的好孩子,让他成为了全校的榜样。

84、清廉在现代社会也同样重要,只有做到清廉,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健康和纯洁。

85、这个故事见于《左传·襄公十五年》。后来,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86、小明从小被灌输了清廉守法、诚实守信的家训,他一直坚持这些美德。这让他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受人信任的人,在生活中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