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借东风道理

1、原来,要达到火攻的目标,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要向北岸曹军放火,必须依仗着东南风才能办到,而当时正当隆冬季节,天天都刮西北风诸葛亮拜访周瑜,周瑜急切地请教诸葛亮有什么办法。诸葛亮对周瑜说,自己能呼风唤雨,可以借三天三夜东南风来帮助周瑜放火周瑜立即命人筑了一个土台,叫“七星坛”。

2、三国时代,在赤壁发生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叫“赤壁之战”当时魏军的曹操拥兵百万,想吞并南方。吴、蜀就联合起来,一起对抗魏。

3、据书中记载在诸葛亮借东风之前也是有前兆出现的,就在草船借箭的时候,细心的人会发现,作者对江上的描写。

4、答案是写出了诸葛亮神机妙算,有超强的预见性,上识天文下晓地理。神化了诸葛亮。借东风三国演义中火烧战船的一个精彩段落,诸葛亮夜观天象,有刮东南风之日,让东吴设道场演一出借东风的把戏,趁机脱身而逃。小说纯属虚构,夸大了诸葛亮的本事。

5、诸葛亮借东风,当时的故事环境是曹操想要一战到底平定东吴,完成自己统一天下的大业。这个时候的曹操可谓是意气风发,连皇家色彩的刘备都在曹操的攻击下如丧家之犬一般,弃城而逃,哪里没有曹操的身影哪里就有刘备的身影。

6、因此在与曹操的对阵中,周瑜便是利用赤壁特有的气旋优势,一开始迷惑了曹操,后来通过风向的改变最终打败了曹操,因此这份功劳应该是属于周瑜的,而非诸葛亮,只不过是《三国演义》故意美化诸葛亮的才能罢了。

7、由于大气运动是复杂而多变的,很可能在赤壁地区西边偶然地出现了一个小低压。北半球的低压为气旋,气流逆时针流入。这样,在低压东部的赤壁就正好吹起东南风。

8、就是故弄玄虚。

9、也有可能是在赤壁东边出现了一个小高压。北半球的高压为反气旋,气流顺时针流出。这样,高压西部的赤壁地区就正好吹起东南风。

10、反气旋以“晴朗”天气为主。在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晴朗无云。若是在夏季,则天气炎热而干燥。

11、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发动火攻一举烧毁曹军的战船,打败曹操。但周瑜忙中出错,竟然没有想到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时节长江中游一带多刮西北风,没有东南风。如果就着西北风放火,曹军处于上风头,刚好烧了自己,根本烧不到曹军。周瑜想不出办法,一下子病倒了。诸葛亮当时在周瑜军中帮着出谋画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给周瑜开了一个“药方”:“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让诸葛亮想办法“搞”来东风,诸葛亮当即答应:“可以借。”于是周瑜让人建起一座七星坛,诸葛亮装模作样地上坛作法,要“借东风”。到了作战那天,果然东南风大起,周瑜乘机发动进攻,一举击攻了曹军。其实,诸葛亮是善于预测天气,他是通过预报知道这一天有东南风的,根本就不是“借”来的。

12、然后诸葛亮在“七星坛”上祈求东南风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过气象观察,预测到了刮东南风的日期。到了预定的日期,果然东南风大作,周瑜顺利地完成了他的火攻计划

13、应该是巧合。

14、赤壁之战,孙权刘备两家联军共抗曹操80万大军,两军兵力相差十分悬殊,周瑜,诸葛亮决定用火攻计对付曹操,准备好后,却突然发现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没有东南风,火攻计无法施行,正当周瑜无奈之时,诸葛亮却对周瑜说自己能够借到冬风,于是在总攻的前夜,诸葛亮设祭坛借东风成功,从而一举打败了曹军。

15、吴军的统帅周瑜和蜀军的军师诸葛亮在一起硏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们决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轻敌情绪,采用火攻的作战方案周瑜先用反间计,诱使曹操杀死了曹军中熟悉水战、可以抵挡他们的得力将领蔡瑁、张允。接着又叫庞统假作献计,骗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

16、反气旋水平方向空气会从中部的高压区域,流向四周气压较低的区域,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反气旋的旋转方向为“北顺南逆”。由于中心部分空气向四周流出,所以反气旋在垂直方向上,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空气在下沉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增加,难以成云致雨,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区域经常以晴朗天气为主,比如“副热带高气压”就是最常见的反气旋。

17、作者说江上起了大雾,要知道大雾的形成只有在温度回升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总结以上来说,诸葛亮借东风的成功就是因为他借助了自然赋予的力量,不得不说,诸葛亮真的是聪明过人,学以致用,将自己的所学知识完美的运用到了实际当中。

18、告诉我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我们通过自身理性认识把握它,从而改造世界,创造历史.万事具备,只差东风。

19、总括来说有两种可能:

20、从《三国演义》这本书来看,是诸葛亮借来的东风,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诸葛亮呼风唤雨的能力,东吴的周瑜是注定比不过诸葛亮的。不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借东风还真不是诸葛亮的注意。

21、诸葛亮借东风有科学依据。

22、从科学上来讲,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快到来了,温度回升太阳照明时间开始逐渐增加。从地理上看,风是由气流的碰撞形成的,冬季由于海上气压大于陆上气压引起的西北风,而冬至附近恰恰相反,陆上气压大于海上气压,所以会有东风的出现。

23、借”东风的真相其实是:一个小高压在赤壁以西形成,并逐渐向东移。当此反气旋经过赤壁地区时,赤壁地区受其影响,晚上大雾,白天晴好。当此反气旋移动到赤壁地区以东时,赤壁地区在其作用下,盛行东南风。东风也就“借”来了。

24、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25、实际上,黄盖在归降的船中装满了容易燃烧的物品,准备诈降时冲向曹营发起火攻切都安排好了,周瑜却高兴不起来,反而忧虑成疾,卧床不起。

26、那时正是隆冬季节,东吴大将周瑜心急如焚,束手无策,只见诸葛亮信心满满地对周瑜说:“我有一计,我可以用奇门遁甲之术,借来东风,再用火攻让曹军葬身于长江赤壁。”

27、借助外界的自然力量,完成一些比较难于完成的工

28、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29、《三国演义》小说中,曹军与蜀吴联军在长江中下游赤壁的地方,形成军事对峙。曹军正屯兵长江北面,为军船能聚拢在一起,不致于被水流冲散,用铁链把所有的船只串连起来。

30、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诸葛亮借东风道理

31、扩展资料:

32、诸葛亮借东风原理是利用反气旋。

33、人物简介

34、在这之前,诸葛亮早就预测到了天气,知道几天后会有东风,所以就对自己进行了包装,通过装神弄鬼来故弄玄虚,让周瑜认为诸葛亮有呼风唤雨的本领。

35、因为赤壁在亚洲东部的长江中游地区,在冬季时,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因此在亚洲中部地区常形成冷高压,当此反气旋经过赤壁地区时,赤壁地区受其影响,晚上大雾,白天晴好。当此反气旋移动到赤壁地区以东时,赤壁地区在其作用下,盛行东南风。东风也就“借”来了。

36、充分了解对方的脾气性格以及装备实力,同时又懂得未雨绸缪,在未发生战争之前很多年即观察天气规律,从而对本次作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37、首先,诸葛亮借到东风是现象,而对星象的研究和我国古代节气的把握则是本质;

38、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相结合的,在诸葛亮借东风这个例子中,东风是外因,除了借助外因来促成事物的进展外,我们还要做好最本质的工作,这是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外因是条件,只有内因做好了,外因才会起作用。所以我们做事时要统筹内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39、诸葛亮借东风只是小说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情节,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借东风的人估计是真的没有的,因为按照古人的科学技术水平的话,是没有办法去预测几天后的天气情况的,当然也有啊,胡编乱造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情况发生,但是那种概率非常小,这个故事只是为了啊塑造诸葛亮上知天文地理下知人间一切的形象并不是真实发生的。

40、这样,如果着起大火,战船不能分开,曹操的军队就会全军覆没。周瑜又使出“苦肉计”:当着很多人的面痛打老将黄盖,然后让黄盖去诈降曹操。

41、诸葛亮并不是故弄玄虚,而是他确定懂天文。所以他根据天气的变化,预测出会有一场东南风。借东风一说,只不过罗贯中为了将他神化。

42、诸葛亮借东风的原理是:高压反气旋。在这种天气下,气流顺时针流出,高压西部的赤壁地区就正好吹起东南风。由于大气运动是复杂而多变的,很可能在赤壁地区西边偶然地出现了一个小低压。

43、恰恰相反,历史上确实有火烧赤壁这件事,但是却是以周瑜为主导的,诸葛亮在联吴抗曹这件事上,只能算是促成者,真正与曹操指挥交战的,是东吴大都督周瑜。对于周瑜和黄盖来说,虽然并不像现在一样通晓地理气流,但是长期生活在赤壁附近,对于当地的气候还是非常了解的。

44、其实,诸葛亮是善于预测天气,他是通过预报知道这一天有东南风的,根本就不是"借"来的。这不过是诸葛亮气象学方面知识的一次实践而已。

45、从科学依据上来说,诸葛亮借东风的时候选在了十一月二十日,这一天在日历上看,属于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三个冬至。俗话说得好“冬雪雪冬小大寒”,“小寒大寒,一年过完”。冬至这一天在民间还有一个普遍的说法是:阴至阳生。

46、通过借东风这个故事,可以发现,诸葛亮是个善于运用自然事物并且善于观察自然事物的人,心思缜密,善于观察别人,在作战中可以做到知己知彼。

47、其次,诸葛亮借到东风是把握自然规律的必然,同时是他足智胜妖把握历史规律的偶然.

48、历史上真的是诸葛亮借东风吗

49、其实就是现在说的天气预报罢了。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