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诗最短的一首

1、视刀环歌刘禹锡

2、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3、纥那曲刘禹锡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5、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

6、红花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层层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这首诗出自于《竹枝》

7、《视刀环歌》: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8、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9、再伤庞尹

10、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11、《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2、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13、秋风引刘禹锡

14、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

15、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16、君山怀古

17、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

18、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19、南山宿雨晴,春入凤凰城.处处闻弦管,无非送酒声.

20、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21、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

22、唐刘禹锡

23、秋水清无力,寒山暮多思。

24、《咏史》

25、咏红柿子

26、伤段右丞

27、「伤独孤舍人」刘禹锡

28、处处闻弦管,无非送酒声。

29、《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0、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刘禹锡的诗最短的一首

31、最短的就是他的五言绝句了!

32、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33、《秋风引》

34、年代:唐作者:刘禹锡

35、何言马蹄下,一旦是佳城。

36、南山宿雨晴,春入凤凰城。

37、: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水春江拍山流

38、《路傍曲》

39、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40、和乐天春词

41、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42、罢和州游建康

43、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44、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45、唐·刘禹锡

46、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47、《庭竹》

48、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49、《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50、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1、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可怜鸾镜下,哭杀画眉人。

52、玄都观桃花

53、这首诗是作者唱和白居易《春词》而作,题目中的“乐天”也就是白居易。

54、「庭竹」刘禹锡

55、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

56、南山宿雨晴,春入凤凰城。处处闻弦管,无非送酒声。

57、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58、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59、在这首诗中,刘禹锡借看桃花一事,大胆讽刺了那些狼狈为奸、趋炎附势的朝廷官员们。

60、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刘禹锡的诗最短的一首

61、《九日登高》: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62、从这首诗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刘禹锡当年的那份刚直与傲慢,所以刘禹锡也便成了人口口中的“倔强先生”。

63、可怜鸾镜下,哭杀画眉人。

64、江海多豪气,朝廷有直声。

65、官闲不计程,遍上南朝寺。

66、再游玄都观唐

67、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68、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69、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

70、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可怜鸾镜下,哭杀画眉人.

71、昔别矜年少,今悲丧国华。远来同社燕,不见早梅花。

72、《九日登高》

73、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

74、昔别矜年少,今悲丧国华.远来同社燕,不见早梅花.

75、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

76、经檀道济故垒

77、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78、「君山怀古」刘禹锡

79、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80、刘禹锡最短的十首短诗:

81、「路傍曲」刘禹锡

82、淮阴行刘禹锡

83、九日登高

84、「再伤庞尹」刘禹锡

85、一共9首吧?下面复制了一些文章,希望能帮上忙  竹枝  白帝城头春草生,  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  北人莫上动乡情。  竹枝  瞿塘嘈嘈十二滩,  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花,  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  长刀短笠去烧畲。  竹枝  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  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  由来不是此声悲。  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  楚水巴山江雨多,  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  回入纥那披绿罗。  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  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  人来人去唱歌行。  竹枝  两岸山花似雪开,  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  永安宫外踏青来。  竹枝  城西门外滟澦堆,  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  少时东去复西来。  竹枝  日出三竿春雾消,  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  住在成都万里桥。  刘禹锡诗集中有《竹枝词九首》,又有《竹枝词二首》,又有《堤上行三首》,都是民歌风格的七言绝句。《竹枝词九首》是最初的作品,因为有一篇序引自作说明: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雎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俚,乃写为《九歌》,到于今荆楚歌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歙,知变风之自焉。  这一段序引,讲到几个问题,需要解释。第一句是说各地的民歌,声音虽有不同,但都是乐曲。“岁正月”,没有说明是那一年的正月。“建平”是个旧郡名,当时称为归州,即今之秭归。这两句,应当是说明作《竹枝词》的时和地,但时既不明白,地亦可疑,因此曾引起后人的研讨,我们留着以后再讲。下文是叙述作者在建平时听到儿童唱竹枝词的情况。这是一种联唱的歌曲,有人吹短笛伴唱,击鼓为节拍,歌的人同时也舞。谁能唱得多,就是胜者。以下五句,是作者对这种民歌的印象。黄钟是正宫音乐,其声词是和平中正的,但羽声是激昂慷慨之音。“黄钟之羽”是和平中带有激昂的音调。激昂是在歌曲的最后部分,象苏州的山歌那样。但也分不出那里是吴声,那里是楚声。“伧”是对吴人的鄙称,“儜”即“狞”,唐诗中常用此字来表示猛烈、激越,这里是指楚声。总之这些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很宛转的,有些象《诗经·卫风》中的那些情诗。以下六句说屈原在湖南,因为民间巫师唱的迎神送神歌都用鄙陋的歌词,所以改作较文雅的《九歌》,至今当地人民还在用他的歌词作为舞曲。刘禹锡也摹仿屈原作了九首《竹枝词》,使能唱的人流传开去。最后二句是说他把这九首《竹枝词》附在屈原《九歌》之后,使后世听“巴歙”的人了解“变风”的来源。“巴歙”是巴郡(今四川东部)的民歌,“变风”是关于《诗经》的名词。郑、卫二国的诗,虽然是淫辞艳曲,但还是稍稍变样的“风”诗。十五国风中有正风、变风,文辞音调雅正的诗称为正风,文辞音调有些不端庄的称为变风。这里所谓“变风”,就是指上文的“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  从这一段序引看来,刘禹锡开始作《竹枝词》九首是有意继承《九歌》的,后来他又作二首,就另外题作《竹枝词二首》,并不合在一起。另外他又作了《堤上行三首》、《踏歌词四首》,其实也是“竹枝词”,因为这两组诗中都提到“竹枝”。  “竹枝歌”是有地区性的民歌,所以其第一个特征是地方色彩。刘禹锡在建平初次听到竹枝歌,仿效屈原拟作九首,也就运用这个地区的山水、古迹、风土、人物。他歌咏到白帝城、白盐山、瀼溪、昭君坊、永安宫,滟滪堆,瞿塘峡中的十二滩、巫峡,都是从夔州到归州这一段长江两岸的山水古迹。杜甫在这里旅居的时候,也有诗提到。《水经注》卷三十三对这些山水古迹有详细的叙述描写,可以参看。  至于风土、人物,在这九首歌词里反映出来的有人民在白帝城头和瀼溪桥上的唱歌,有昭君坊里和永安宫外的游女,有旅居在此地的妇人托返回成都的船带信给丈夫,有住在山头的女子到江边来取水,男子到山下来烧草灰肥田。九首诗组成了一幅风俗画。  民歌的第二个特征是不讲究平仄粘缀。七言四句的民歌往往用拗体,表现在第三句。刘禹锡这九首也都用拗体,而不用绝句正格。拗体绝句的下半首音调较为急促,苏州山歌也大多如此。所以杜甫作拗体绝句,即称为“吴体”,刘禹锡序引中所谓“激讦如吴声”,也说明了民歌的这一个普遍特征。  所谓“竹枝歌”,大概是当地青年男女在竹林里劳作时的对唱歌谣。这个名称也是当地特有的,正如苏州称为“山歌”,是山上劳动人民的歌谣。福建有“采茶歌”,是采茶姑娘的抒情歌谣。山东有“渔歌”,是渔民的歌谣。各个地区的这一类歌谣,都是劳动人民歌唱他们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就是所谓“劳者歌其事”。因此,歌词的题材内容不会越出他们的生活范围以外。歌词的语气也大多自白,很少代言。这是民歌的第三个特征。刘禹锡这九首诗中,第二、四、六、七、八首都是用唱歌者自白的语气。  民歌的第四个特征是用眼前景物来作比喻。第二首以“花红易衰”比男子的薄情,以“水流无限”比自己的愁绪。第六首以“波浪不能摧”的滩石来对比来去不定的情人之心。第七首以瞿塘峡中危险的水道来对比“平地起波澜”的人心。意思是说,江水之所以有波澜,是因为底下有石头,而人心则在平地上也会起波澜。  jin3ming答案,请勿复制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