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正方论点

1、论证人性本善是其情可以为善,非谓善是现成的。同时指出恶的原因是后天影响,不能尽其才的缘故。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性是恶,人的本性都是好利求欲的,人人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由于人人都有物质欲望追求,是性中自有,不待学而自然的,正是这种物质欲望的追求,决定了人性的恶。

3、“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4、从家庭伦理的角度,指出爱父母兄弟是人的良知良能。人有爱人的本能故人性本善。

5、性有善有恶说——主要代表人物世硕

6、在告子看来“性无善无不善也”,善与恶都不是性,而是后天教育培养性的改变,由于教育和环境的不同而使性或变为善、或变为恶。

7、荀子认为,人生来的本

8、杨朱“为我”之说,是由儒道墨人性论主流思想中涌出的一股异流,杨朱将人性从偏颇之处加以解说,但却恰好触及了人性的本真,即人的自私性。杨朱主张“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利己而不损人。

9、所以,儒家文化是以德治国,教化黎民百姓,给人尊严。法家提倡,以法治国,规范人的行为。在律法之下国泰民安。

10、道家认为人性即人的自然性。自然性最明显的特点是原生性,《老子》“善之与恶,相去若何”、“见素抱朴”用原生之“朴”来形容人的本性。庄子则是进一步发展了性“朴”之说。

11、孔子的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讲的就是人天生就是善良的,单纯的,没有邪恶歹毒,性情温和。

12、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对方辩友以及在场的各位观众,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与对方辩友对人性本恶还是本善这个辩题进行探讨。

13、人性本善,由于后天的原因,一部分人后变恶。

14、性自利自爱说——主要代表人物墨子

15、世硕认为,人生来具有“善”与“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这如同气有阴阳一样,阳气表现为善,阴气表现为恶,因此人有善有恶。

16、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17、人性本善。首先是因为人生来就有感情:亲情、友情,知道关心爱护自己亲近的人。而这种感情是可以扩散的,推广到所有的人。其次人天生就有同情心,当别人遇到不幸时,谁能没有一点感同身受的思想。

18、法家多用“情”和“欲”来描述人性,其核心是“利”。《管子》说“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天下”,《商君书》说“民之性,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所利”、“民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19、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曰:“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20、以本心论本性,以人皆有四端论证人皆有善的本性。

21、性无善无恶论------主要代表人物告子

22、性恶论——主要代表人物荀子

23、性好利说——主要代表人物法家诸子

24、性善论——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25、性本恶: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26、从人的共性出发进行推论,指出理义是心之所同好。人性本善是因为人有好理义的自然倾向。

27、好的素养和行为习惯是受人尊重和敬仰的,反之则造人唾沫,所以好的修为必受其它人的追捧。

28、性本善: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

29、荀子曰,人性本恶,善者伪也,意思是说,人的本性原本是恶的,良善是在礼法的教导之下行出来的。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说,人刚出生的时候性情都是善良的。只要在伦理道德和仁爱的教诲之下。都能遵纪守法。

30、而我方对人性下的定义是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本是指事物的本质,恶是指人类欲望的无节制的扩张。我方判断人性本恶还是本善的标准是,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哪一个更符合客观事实。

人性本善正方论点

31、随着时间的推移,受环境影响,外界的诱惑,每个人的个性却渐行渐远了。

32、性本善是说没有人以出生就想着要去害别人的。本恶是说求生的本能,会下意识的争夺生存资源而不顾别人的死活。就想小孩儿抢吃的差不多。所以说,性本善是在和别人没有冲突的情况下,但一旦有了利益冲突,自私的本性就体现出恶来了。我们可以认为恶就是求生的自私本能。其实事实就是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因为他就没意识。所以是性善的话可以抓住人之初时,没有自己的意识和价值观,他就是一张纯净的白纸,恶,定义为对他人不利,善为友善,婴儿一没有能力恶,二作为群居动物的我们对待同类本能就是和平善意的,三是婴儿不可能意识到自己和别人发生了利益冲突。后天教育的事就不讨论了。

33、性自然说——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34、但是,当现实与一个人原有的思想不断发生矛盾以后,人的思想就慢慢发生变化,不再那么善良。更有极端的,在生活中受到某种刺激,原本善良的人,可能很快变成恶人。

35、人性“为我”说——主要代表人物杨朱

36、孟子力倡人性善论,人性之所以是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先天的道德萌芽,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生固有的,“善端”代表人的善,人心有善端,就表现为人性之善,所以人性是善的

37、墨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男女”和“生利”,是“自利”和“自爱”

38、人性本善,是基于人的本能属性。刘备说过: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为慈善事业捐款,很多人会解囊相助。整个社会还是好人多。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