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菊花古诗黄巢【78句】
菊花古诗黄巢
1、次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2、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3、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独在边塞的岑参登高时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据说陶渊明"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逢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陶潜居宅,有人送酒,岑参行军在外,自然没有这个福分,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他想到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那是他浓浓的乡思眷恋。
5、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译文:菊花在飒飒西风中栽满园中,花蕊寒香味冷蝴蝶也不敢来,将来他要是当了分管春天的天神青帝——可想而知也就是当上皇帝,就要改变自然规律,叫菊花也在春天开放,好与桃花争奇斗艳。
6、养尊处优的公子王孙们,总把菊苗当作蓬蒿,菊草不分。待到九月重阳时,菊苗开出了美丽的花朵,人们登高、赏菊、饮酒,把菊花插戴于发鬓上,这时菊苗与蓬蒿就有了本质的区别。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与高高在上的瓦松相比,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全诗不用一个菊字,却句句写菊,且把菊花人格化,菊花的神韵和品质跃然纸上。
7、题tí菊jú花huā
8、菊花,历来被视为华夏的国花,咏菊花而写不出,国魂者,皆下品。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魂丽,气魄恢宏,笔势刚劲,格调雄迈,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英雄形象,诸如“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句,语调斩截,气势凌厉,对后世许多有志之士的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
9、黄巢笔下的菊花就是这么霸气!
10、第四句“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满”、“尽”二字,则状摹出菊花夺魁天下时的奇观——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牢一切的胜利前景。
11、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12、“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1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14、菊花——元稹
15、不第后赋菊
16、李商隐的菊花,淡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既有陶渊明篱旁的雅色,又有罗含院里的淡香;不畏霜露,却担心夕阳,可以傲然凌霜盛开,却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即使枯萎了,也可以制成美酒,盛在精巧的鹦鹉杯中,来到高贵的宴席之上。与其说李商隐写菊花,不如说写的是他自己。
17、菊花——李商隐
18、这是作者以菊喻志的一首绝句。乾符元年冬,王仙芝首先起义,次年,黄巢聚众数千回应。数月之间,义军发展到几万人,“攻剽州县,横行山东”,声势浩大,天下震惊。乾符三年(876),仙芝七次列款请降,愿受朝廷招安,黄巢反对,两人意见不合,从此分兵而战。两年后,仙芝阵亡,黄巢被推为义军首领。此时,黄巢才有可能提出自己的斗争目标,夺取长安,推翻唐朝,取而代之,封号称帝。这首诗,可能就写于他转战南北、回师北伐、东渡长江、准河之后,即将攻克东都洛阳、夺取京都长安的前夕。
19、一时受挫,何足挂齿?
20、诚哉斯言。
21、冲天香阵透长安,
22、古时的重阳节九月九日为大重阳,九月十日为小重阳,都有采菊宴赏的习俗。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李白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大重阳的欢乐情绪意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因此菊花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这首诗李白看似叹怜菊花,实则是在感叹自己的坎坷和不幸。
2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4、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而黄巢却一反常态,豪言壮语,以菊花寄托自己的抱负,这应该是菊花诗词中最霸气的一首了!
25、飒sà飒sà西xī风fēng满mǎn院yuàn栽zāi,蕊ruǐ寒hán香xiāng冷lěng蝶dié难nán来lái。
26、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27、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2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9、唐·黄巢
30、黄巢《菊花》
菊花古诗黄巢
31、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32、不第后赋菊——黄巢
33、蒲松龄有言:
34、题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园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35、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36、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37、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凌风霜而不凋。一丛一丛的秋菊绕着房屋院落,看起来就像是陶渊明的家。夕阳西下时绕着篱笆赏菊,何等的赏心悦目。菊花开尽后便无花可赏了,怎能叫人不珍爱眼前这些淡雅脱俗的花儿呢!
38、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39、我花开后百花杀。
40、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41、题菊花——黄巢
42、菊——郑谷
43、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44、九月十日即事——李白
45、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46、不由自主想起了黄巢的诗。
47、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8、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49、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50、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51、叹庭前甘菊花——杜甫
52、最后分享一首朱元璋的御制诗吧,一直有被此诗的气魄所镇住,当自勉励。
53、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咏菊》
54、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55、《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直译:等到飒飒凉意的九秋来时,百花都萧杀枯萎殆尽,而我的花朵正肆意开放。馥郁的香气阵阵从长安城飘散出来,原来是满城金黄色的菊花花瓣盛开,犹如士兵的金甲在阳光下闪耀。
56、他tā年nián我wǒ若ruò为wéi青qīng帝dì,报bào与yǔ桃táo花huā一yī处chù开kāi。
57、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58、成长到现在,感觉人最可贵的不是直捣黄龙的气魄与胆识,而是能够坚持卧薪尝胆的坚忍与勇气。
59、野菊——王建
60、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菊花古诗黄巢
61、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62、篱边的野花被精心采摘,甘菊因为生不逢时,即使花蕾缀满枝头也无人驻足欣赏,而且将敌不过要与残酷风霜抗争的命运。满腹经纶的杜甫,感叹的不是庭前甘菊,而是与甘菊一样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己。
63、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64、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65、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66、“待到秋来九月八,
67、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68、正所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69、首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结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元,“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70、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白居易笔下的菊花凌寒傲冷逸清香。
71、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72、这首《不第后赋菊》的境界比《题菊花》更雄伟、豪迈。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73、咏菊——白居易
74、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扑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75、荒废的篱边,盛开着丛丛野菊,冷冷的清香幽幽地笼罩在秋水上。猛然回想起在山中也曾见过野菊,茂盛地簇生在石缝里,只有曜曜呜叫的秋虫为伴。这首画面感十足的小诗写出了野菊花的孤标傲世,凌寒傲霜,清纯无邪。
76、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77、浅唱轻吟菊花舞。独立冰霜秋露。蕊倦重阳顾,群芳落,雁鸣暮。自开阡陌处。
78、——朱元璋《菊花诗》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