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掩耳盗铃

1、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2、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3、仅供参考

4、当他把耳朵堵上在用力摘铃铛时,旁边的邻居都跑了出来,指着他哈哈大笑:掩住自己的耳朵去摘铃铛,别人的耳朵又没有堵上,怎么会听不到呢!

5、揠苗助长和掩耳盗铃都是寓言小故事。

6、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据说有一个人听说他的邻居家里有很多财富,于是他想要去偷。他想到了一个计划,就是在晚上爬到邻居家的墙上,然后打开窗户,偷走邻居的财宝。

7、⑩遽(jù):急速地。

8、《掩耳盗铃》是一个著名的成语,意思是自己欺骗自己,假装不知道真相,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境地,最终遭到失败的结局。

9、释文: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10、掩耳盗铃是寓言故事,掩耳盗铃作为成语有着自欺欺人的意思,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自欺欺人终究是不可取的,本来钟的声响就是客观存在的,自己想方设法逃避了,但是对别人来说依旧听得到,并不会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而有所改变。

11、①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后被晋国的智氏、韩氏、魏氏等贵族联合攻灭,逃往齐国。

12、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13、成语原文

14、塞住自己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让自己听不进铃铛响动,就以为别人也听不见。

15、是的,是古代的谚语故事,相当于伊索寓言

16、③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17、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来自于一个古代的小故事:古时候,有个人看到邻居家门上装了一个铃铛,只要来客敲动铃铛,铃铛便会发出好听的声音,主人听到声音就知道来客人了,就会来开门,真是有好看又方便。这个人天天看着,真是羡慕嫉妒,就想把那个铃铛据为己有。

18、揠苗助长是寓言故事。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要尊重自然规律。文章短小精练,先是用寥寥数语,形象地勾勒出一个令人可叹又可笑的“揠苗者“形象,然后又加以评论,可谓画龙点睛,使人顿悟作者的用意所在,叙议结合,相得益彰。

19、掩耳盗铃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他以为别人也就听不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自欺欺人。

20、⑦以:用。

21、自相矛盾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又卖矛又卖盾,当他卖矛的时候,说他的矛很尖锐,能戳穿所有的盾。那么,当他卖盾的时候,他又说他的盾很坚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那么有的人就问他,用你的矛戳你的洞会怎么样呢?他说不上话来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实事求是。

22、⑥则:但是。

23、⑤走:跑。

24、④负:背、驮。

25、自相矛盾和掩耳盗铃是成语故事,但是对人们也是有一定启示的。

26、——选自《吕氏春秋·自知》

27、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28、成语典故

29、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

30、②得:得到。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

31、这两则小故事选进了小学生语文课本,文体短小精练,脍炙人口,普遍得到小学生的喜爱。故事虽小,文字虽少,但故事中的道理确实在教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做事情不要急功近利,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32、揠苗助长、掩耳盗铃都属于寓言故事。

33、【掩耳盗铃的典故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铃的典故释义】掩: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掩耳盗铃的历史典故】从前,有一个人很愚蠢,还爱占小便宜。凡是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弄到手,甚至是去偷也在所不惜。有一次,他看见邻居门口新挂的铃铛十分惹人喜爱,这只铃铛做得十分精致,声音也很响亮,在很远的地方便能听见。于是,他动心了,他边走边想:怎样才能弄到手呢?最后他决定等到没人的时候,把它偷走。他知道,只要用手去碰这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铃铛一响,就会被人发现,那样就得不到铃铛了。该怎么办呢?他冥思苦想,始终也想不到一个好办法,他的一个朋友帮他出主意说:“只要把耳朵掩起来,不就听不到铃声了吗?”听了这个主意,他大受启发,他想:只要把自己的耳朵掩住,就听不见铃声了。于是,他自作聪明地用这个方法去偷铃铛。一天晚上,他借着月光,蹑手蹑脚地来到邻居家门前。他伸手摘铃铛,但是,铃铛挂得太高了,怎么也够不着,他只好扫兴地回去了。第二天晚上,他带着凳子,又蹑手蹑脚地来到邻居家门前。他踩着凳子,一手掩住自己的耳朵,一手摘铃铛。谁知他刚碰到铃铛,铃铛就响了。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人们,众人纷纷披着衣服出来,想看个究竟。邻居走上前,当场抓住了偷铃铛的人。这个人看着大家奇怪地问:“我都把耳朵掩上了,你们怎么还听得见啊?”

34、后来他发现只要把耳朵堵起来就听不到铃铛的响声了,他一下子想到了一个办法,拿棉花把自己的耳朵堵上。说干就干!

35、成语故事:

36、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37、⑧椎(chuí):槌子或棒子。

38、掩耳盗铃: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掩耳盗铃比喻把耳朵捂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

39、是寓言故事。我认为是寓言故事,因为寓言故事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儿,自相矛盾这则故事既卖矛又卖盾,赞自己的矛锋利自己的盾坚硬,这样说话自己打自己的嘴,而掩耳盗铃也是做着自欺欺人的事儿,所以我觉得他们都是寓言故事,都告诉我们深刻的做人道理。

40、⑨“况”(huàng)然:“况”地;况,拟声词,形容钟声。

41、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即是成语故事,也可以叫做寓言故事。

42、原词是掩耳盗钟。

43、掩耳盗铃[yǎněrdàolíng]

44、当晚,他按照计划行事,成功地爬上了邻居家的墙。但当他打开窗户时,却听到了一只铃铛的声音。他意识到邻居已经发现了他,于是他非常害怕,立刻就想逃走。但他又想到,如果他不偷,邻居就不会知道他的真正目的,那么他就不会有危险了。于是他决定继续偷,并掩住耳朵,不去听铃铛的声音。

45、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门上的铃铛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