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之父到底是谁时间

1、两弹一星之父。两弹一星是指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一九六四年十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

2、邓稼先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

3、因为钱学森是我国研制两弹一星时的第一攻军,是当时我国进行两弹一星研制时最重要的科研工作者和项目主持人。当时也是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安全接回国。

4、“邓稼先以满腔的爱国热情,为建立和发展增强国防力量,维护世界和平而呕心沥血,默默无闻地忘我奋斗数十年,无私地奉献了大半生的精力,他是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楷模。”

5、基本信息

6、二.23位元勋的事迹:

7、安徽3人:邓稼先、任新民、黄纬禄。

8、一.两弹一星元勋共有23人,分别是:王淦昌,赵九章,郭永怀,钱学森,钱三强,王大珩,彭桓武,任新民,陈芳允,黄纬禄,屠守锷,吴自良,钱骥,程开甲,杨嘉墀,王希季,姚桐斌,陈能宽,邓稼先,朱光亚,于敏,孙家栋,周光召。

9、中国航天之父和中国导弹之父是钱学森院士。

10、王淦昌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

11、邓稼先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因为中国两弹一星成功离不开邓稼先,在研制两弹一星时邓稼先费尽心血,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所以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被称为“两弹元勋”。

12、功勋奖章

13、黄纬禄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

14、是指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

15、两弹一箭的中火箭之父是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火箭之父、自动化控制之父。

16、钱学森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7、陈能宽(1923~2016.05.27)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生于湖南慈利县。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

18、邓稼先因为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所以被称为“两弹一星”元勋,而并非是两弹一星之父。

19、两弹一星之父被认为是邓稼先和钱学森,邓稼先是中国两弹之父,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卫星之父”赵九章、“氢弹之父”彭桓武、“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20、陈芳允无线电电子学家。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并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

21、截至2019年1月16日,健在的两弹一星元勋有3人:王希季、孙家栋、周光召。

22、吴自良(1917.12.25~2008.05.24)材料学家,生于浙江浦江县。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分离铀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23、“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其中,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1]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近代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成果。两弹一星年代中国在导弹、人造卫星、遥感与制控等方面的成就,也为以后中国航天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24、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上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25、郭永怀空气动力学家。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卓越贡献。

26、“两弹一星”元勋

27、邓稼先是我国核工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参与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被称为“两弹”元勋。同时又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28、吴自良材料学家。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分离铀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2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

30、邓稼先是两弹一星之父,因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

两弹一星之父到底是谁时间

31、年发布东方红卫星

32、任新民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33、钱骥(1917.12.27~1983.08.28)江苏金坛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34、两弹一星元勋是指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包括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和郭永怀。

35、赵九章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是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36、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1995年,经中宣部批准及钱学森本人同意,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将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了馆名。2009年10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6分,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11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37、两弹一星元勋共有23人,分别是:王淦昌,赵九章,郭永怀,钱学森,钱三强,王大珩,彭桓武,任新民,陈芳允,黄纬禄,屠守锷,吴自良,钱骥,程开甲,杨嘉墀,王希季,姚桐斌,陈能宽,邓稼先,朱光亚,于敏,孙家栋,周光召。

38、彭桓武(1915.10.06~2007.02.28)理论物理学家,生于吉林长春。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

39、姚桐斌(1922.09.03~1968.06.08)江苏省无锡人,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

40、朱光亚(1924.12.25~2011.02.26)核物理学家,湖北武汉人。1957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朱光亚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长。

41、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42、名单解读

43、两弹一星,是对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简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近代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成果。两弹一星年代中国在导弹、人造卫星、遥感与制控等方面的成就,也为以后中国航天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44、北京2人:王大珩、钱三强。

45、王希季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46、元勋名单

47、彭桓武理论物理学家。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

48、浙江4人,分别是吴自良、陈芳允、赵九章、程开甲。

49、钱三强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50、“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51、杨嘉墀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52、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53、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54、从21位元勋所获的学位看,16人获得博士学位,2人获得硕士学位。在西方国家留学而未获得学位者仅陈芳允1人。这是因为陈芳允到英国后,直接进入了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没有在大学注册读书。另外,新中国成立后到苏联留学的周光召没有获得学位,是因为他在学习期间被调回国内参加原子弹的研制的缘故。

55、两弹一星的元勋是钱三强他在我国的原子弹氢弹和卫星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而且也是国家的元勋。也是先驱的带领人物。

56、朱光亚核物理学家。1957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朱光亚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长。

57、中国原子弹之父。

58、杨嘉墀(1919.07~2006.06.11)江苏省吴江县人,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59、地域和姓氏

60、陈芳允(1916.04.03~2000.04.29)无线电电子学家,浙江黄岩人。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并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

两弹一星之父到底是谁时间

61、位“两弹一星”元勋全部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其中7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比例最高,充分说明清华大学贡献的“两弹一星”元勋最多。其他大学依次为西南联大、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大学等。

62、然而众所周知,无论是原子弹也好,氢弹也罢,他们都不是邓稼先发明出来的,1945年美国成功研制了第一颗原子弹,紧接着1952年又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因此邓稼先在原子弹和氢弹领域虽然取得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并不具备独创性。

63、两弹一星元勋是指当年研制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国宝级科学家。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他们分别是:

64、上海最多,有杨嘉墀、姚桐斌、钱学森、屠守锷、王淦昌5人。

65、位元勋共有18个姓氏,其中只有3个姓出现率在两次以上,即:王姓3人,钱姓3人,陈姓2人,其余姓氏者均各占1个。

66、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零6个月、美国用7年零3个月、苏联用6年零3个月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67、黄纬禄(1916.12.18~2011.11.23)安徽省芜湖人,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

68、从籍贯看,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江苏和浙江籍人各6人,安徽3人,湖北和湖南各2人,云南、辽宁、河北、山东各1人。钱三强、屠守锷,赵九章同为浙江省湖州市人,程开甲和杨嘉墀同为江苏省吴江县人。[2]

69、两弹之父是邓稼先两弹是核弹、导弹。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70、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

71、两弹一星元勋是指当年研制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做出突出贡献的多位国宝级科学家。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他们分别是:王淦昌、于敏、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王大桁、吴子良、陈能宽、周光召、钱学森、邓稼先。。。。等

72、在南方(淮河以南的)长大的有16人,北方为7人。如果以东部和西部对比,则来自沿海省份的有14人,来自中部省份的有7人,西部的仅有来自昆明的王希季和重庆的周光召2人。

73、“两弹一星”元勋们的外语水平普遍较高。除了较长的国外留学经历外,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中学和大学读书时,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74、程开甲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

75、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76、位元勋中出自苏南浙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域的就有10人,如果算上长江三角洲接近地安徽南部和中部地区的邓稼先等3人,则为13人。

77、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所以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78、从“两弹一星”元勋们的留学或在国外居留时间来考察,21位有留学经历的元勋们平均在国外时间为7年,其中时间最久的是钱学森,1935年出国,1955年归国,在美国整整20年。其次是郭永怀,在国外生活了17年。还有钱三强、陈能宽、姚桐斌,都在国外生活了10年以上。

79、钱三强(1913.10.16~1992.06.28)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浙江湖州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80、任新民(1915.12.05~2017.02.12)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安徽宁国人,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81、两弹一星之父被认为是邓稼先和钱学森,邓稼先是中国两弹之父,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邓稼先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从美国普渡大学获得物理学学位之后回国,参与领导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他带领着中国的科学家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成功完成了中国核武器的建设,1964年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

82、周光召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83、功勋人物

84、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85、扩展资料

86、余下的是:天津1人:于敏。云南1人:王希季。湖北1人:朱光亚。辽宁1人:孙家栋。湖南1人:陈能宽。四川1人:周光召。山东1人:郭永怀。江苏1人:钱骥。吉林1人:彭桓武。

87、两弹一星

88、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89、邓稼先是中国的核武器专家,是中国核武器的奠基人与开创者。他有着两弹一星的功勋称号,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90、两弹一星功勋虽然没有邓稼先,但有以邓稼先一大群隐姓埋名的科学家的丰功伟绩,他们是为两弹一星奠基的……。

两弹一星之父到底是谁时间

91、事实上,两弹一星最初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后来随着氢弹、中子弹等的相继诞生,前一“弹”逐渐演变为核武器的合称即核弹。

92、程开甲(1918.08.03~2018.11.17)江苏吴江人,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

93、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共授予23人,主要授予三个方面的人员,航空航天、核武开发、国防科技中有重特大贡献的人。

94、屠守锷(1917.12.05~2012.12.15)浙江湖州人,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曾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

95、扩展资料:

96、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

97、钱学森在美国度过了20年,在航空科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有名的火箭专家,为美国的军事科学做出了贡献。1949年,他得知新中国成立了,非常兴奋,决定回国参加建设。可是美国方面敌视中国,怕钱学森回国对他们不利,就千方百计地阻挠。美国海军次长还恶狠狠地说:“我宁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他知道的太多了,一个人可顶五个师的兵力!”于是,美方无中生有,说钱学森是中国间谍,把他逮捕关押,后来虽然释放了,可又严密监视。

98、艰难回国报效祖国我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家中,有三位姓钱的人物: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人称“三钱”。他们都是出国留学后,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回来的。其中钱学森的经历最为惊险。

99、姚桐斌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

100、陈能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

101、孙家栋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上世纪60年代,孙家栋受命为卫星计划技术总负责人。

102、屠守锷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曾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

103、钱学森。

104、两弹之父:邓稼先。

105、邓稼先是两弹之父,设计了原子弹和氢弹。邓稼先钱学森并称“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

106、于敏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关键问题。201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07、两弹一星元勋是指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是对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简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近代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成果。两弹一星年代中国在导弹、人造卫星、遥感与制控等方面的成就,也为以后中国航天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事实上,两弹一星最初指的是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后来随着中子弹等核武器的相继诞生,前一弹逐渐演变为核武器的合称,即核弹。

108、两弹一星元勋

109、两弹一星功勋名录里有邓稼先。可惜的是他由于受到核污染,英年早逝。

110、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空气动力学家,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突出贡献。

111、“邓稼先有着爱国之心、爱民之心,毕其一生为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12、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113、王大珩光学专家。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

114、邓稼先是两弹一星之父,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研究仅用了两年八个月,1986年7月29日于北京逝世,享年62岁

115、他主要研究的是导弹和火箭。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说,钱学森的研究让中国的核武器飞得起来,也打得出去。由于钱学森的回国,中国的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他参加了近程导弹、中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究,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来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给核武器插上了翅膀,他还参与了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他和卡门一起,最早提出了高超声速流的概念,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16、“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鲜明底色。“两弹一星”的研制者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胸怀强烈的报国之志,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

117、奖章直径80毫米,为99.9%黄金所制,重约515克。奖章主体图案以五星、长城、橄榄枝和光芒组成。

118、王大珩(1915.02.26~2011.7.21)光学专家,生于江苏吴县。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

119、位元勋中只有于敏和钱骥没有留学经历。从21位元勋的留学国来看,美、英、法、德、苏是他们的主要留学地。其中去美国者最多,达11人,居半数以上。其次是英国,有5人。到德国留学的2人。到苏联留学的2人:周光召和孙家栋,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派出的。去法国的有钱三强1人。

120、教育背景

两弹一星之父到底是谁时间

121、周光召(1929.05.15~)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122、“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123、TwobombsandoneSatelliteAward

124、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生于河南开封,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是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125、两弹一星之父

126、钱骥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127、位“两弹一星”元勋青少年成长时期所在的省份排序分别是:

128、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129、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130、两弹一星的实现时间是1970年。

131、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132、于敏(1926.08.16~2019.01.16)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关键问题。201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33、王希季(1921~)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生于昆明。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134、孙家栋(1929~)辽宁复县人,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上世纪60年代,孙家栋受命为卫星计划技术总负责人,201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35、从他们三位主要研究的方向来看,钱三强是“中国原子之父”,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邓稼先是“两弹之父”、“原子弹之父”。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都是两弹元勋,是真正的民族脊梁,我辈当以他们为榜样,时刻牢记他们为祖国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