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祠堂的对联

1、上联是说诸葛亮的前、后两个《出师表》酬答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谊,因为里面提出了用人唯贤,赏罚严明的治国方针,体现了竭智尽忠兴复汉室的愿望,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下联是说诸葛亮的《隆中对》足以流传千秋万世而不朽,因为里面提出了蜀汉建国治国的整个方针策略。

2、下联:托孤寄后,三代而后一人。

3、据说当年林则徐经过成都,对文殊院的景色念念不忘,所以写下了这副对联。

4、上联:义肝忠胆,六经以来二表;

5、我们很熟悉的杜甫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就是在草堂时期写成的。

6、再比如感情喜乐的《客至》,也是在成都草所写:“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7、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题成都武侯祠

8、杜甫辗转流落到成都,得到朋友严武的帮助,在成都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这便是“杜甫草堂”了。

9、<一>: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10、而诸葛亮后来担任丞相,把两川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更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留下了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成为了千古典范。

11、这个对联高度赞扬杜甫的情怀和文学成就,更说明了草堂对于杜甫的重要性,令人回味无穷。

12、对联为“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13、上联的意识是说,千年时光过去,可是数来数去,真正的大诗人也只有那么几个。无论隔了多少年,杜甫依然是当之无愧的诗圣。

14、正因为草堂留下了许多杜甫的精彩时刻,后人对于杜甫草堂也有无限感情。看到草堂,仿佛就看到了那个震古烁今的诗圣。

15、第2副: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16、上联:三顾茅庐,三兄弟三请诸葛亮;下联:一部兵书,一生计一人唯孙子。

17、有关诸葛亮的对联如下:

18、可以说,诸葛亮已经成为了成都的重要文化符号,让人们无限向往。

19、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20、当然,对联作者也说明了自己的游览感触,特别是“先生亦流寓”的“亦”,隐隐把自己与杜甫进行对比,天涯沦落,异代同心,表示了作者的自负之意。

21、这是写成都武侯祠的对联。武侯祠,纪念的是三国名相诸葛亮。三国演义广泛流传,妇孺皆知,诸葛亮的名字可谓大名鼎鼎。

22、上联:三顾茅庐,三兄弟三请诸葛亮;下联:一座空城,一弹琴一计谋退敌。

23、这个对联是写杜甫草堂的。杜甫草堂与武侯祠一样,乃是成都最为著名的历史景点。

24、上联:三顾茅庐,三兄弟三请诸葛亮;下联:四世同堂,四代人四方传佳话。

25、对联的意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说诸葛亮忠肝义胆,所写的两篇《出师表》是《六经》以来最好的文章了;刘备托孤给他,他为了辅佐刘禅,光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是可以和三位先贤并列的第一人。这幅对联主要是从诸葛亮的品行方面来说的。

26、这是武侯祠内的一副赞叹诸葛亮的对联,此对联主要点评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协助刘备取得了蜀地,平定了南蛮,与东吴联合以抵抗北面的曹操,行军打仗时的诸葛亮坐镇军中运筹帷幄,赤壁之战的时候,又想到了用火攻的绝妙计策。

27、三分天下四川地,六出祁山五丈原。——题成都武侯祠

28、上联:两表酬三顾;

29、上联:三顾茅庐,三兄弟三请诸葛亮;下联:四渡赤水,四方军四处军威振。

30、这个对联通过“三”和“两”的数字词,巧妙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体现了后人对诸葛亮的无限感佩。

诸葛亮祠堂的对联

31、这个对联是林则徐写成都文殊院的。文殊院位于成都青羊区,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

32、那么林则徐集的是哪篇诗文呢?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兰亭序》(也称《兰亭集序》。)

33、明代文人游俊题在“三顾堂”正门的对联,位于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三顾堂位于诸葛草庐前面,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策时的纪念堂。

34、文殊院是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也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佛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35、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艾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36、前去成都游玩的朋友,一定不会错过武侯祠,一定想在武侯祠中追寻诸葛亮千年前的风采。

37、我们看这个对联,上联的“异代不同时”出自杜甫的《咏怀古迹》:“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原本这是是用来歌颂宋玉的,这里被作者用来赞颂杜甫。

38、下联:一对足千秋。

39、诸葛草堂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著名对联其实是出自先秦《文子》,又见《淮南子。主术训》是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诸葛亮集。诫子书》引用评价诸葛亮的

40、三顾茅庐是千古佳话,帮助刘备确定了未来方针,可以说奠定了后期三国鼎立的基础。

41、,陕西岐山县诸葛亮庙前的一副对联:

42、第1副:三顾感殊知,西取东和,远谟早定三分鼎;两川臻大治,南征北伐,遗表长留两出师。

43、异姓三贤:卧龙、谪仙、天下士;数代一堂:汉相、宋儒、战国才。——题山东恒台三贤祠

44、<二>: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45、我们之所以喜欢去那些名人故居、名人祠堂游览,并不是因为这些建筑本身精美无比,而更主要的乃是通过这些遗迹,感受千百年前的伟大灵魂。

46、第3副:山水之间有清契;林亭以外无世情。

47、上联表明,人与自然是和谐的,人是能够感受到自然的魅力的。清契,指的是“无欲无求的和谐”,恰恰与佛门之理相通。

48、这副对联出自晚清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赵藩之手。上联中的“攻心”,说的就是诸葛亮在七擒孟获时,采取的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计策,最终使得孟获心服口服,从而平定了南中之地。下联中的“审势”,意思是审时度势,在刘备得到蜀地之后,法正认为应该“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诸葛亮建议用“宽以济猛,猛以济宽”的方式治理天下,使得蜀汉国力逐渐增强,为之后的多次北伐行动奠定了基础。

49、下联下联则是说草堂因为杜甫而名垂千古,长留天地。杜甫颠沛流离,在草堂度过的那一段日子算是一生中少有的安稳生活。

50、杜甫流落半生,在成都算是有了一段安稳日子。有了稍微安稳的生活,杜甫的诗歌也多了一些闲适和安乐。

51、三顾茅庐诸葛亮――辅佐刘备得天下――三分天下定乾坤――藏龙卧虎论英雄

52、上联:三顾茅庐,三兄弟三请诸葛亮;下联:三国争霸,三君主三势分天下。

53、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题陕西祁山五丈原诸葛庙

54、只要大家仔细查找《兰亭序》,就会发现这个对联里面所用的字,全部出自《兰亭序》,限制虽大,而韵味上佳,足见林则徐的才华了。

55、我们都知道,林则徐一生坎坷,虽然官职很高,名气很大,但是也是各种不如意。他来到佛门之地,回首一生,发出“林亭以外无世情”,显然是有着真情实感的。

56、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题成都武侯祠

57、下联是说,文殊院是清修之地,没有红尘纷扰,让人得到了心灵的安宁。

58、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相传是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这里景色幽雅,建筑别致。武侯祠内对联:

59、上联: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头点四十九盏星灯,一心只望酬三顾;

60、顺便提一下,其实这是一副集句联,也就是说,对联所用的字句乃是出自前人。

诸葛亮祠堂的对联

61、上联:三顾茅庐,三兄弟三请诸葛亮;下联:十面埋伏,十路人十计战国策。

62、上联:三顾茅庐,三兄弟三请诸葛亮;下联:两钓渭水,两父子两邀姜太公。

63、关于诸葛亮的对联:  南阳武侯祠有一副著名的对联:  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上联嵌入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五方和五行,对诸葛亮的生平事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注:  收二川:辅佐刘备收取东川(汉中)、西川(益州)。  排八阵:陆逊火烧蜀军连营七百里,诸葛亮为救刘备在入川路上布设八阵图。  六出七擒:六出祈山,七擒猛获。  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布七星灯阵向北斗续命,自三顾茅庐忠心扶汉,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取西蜀:辅佐刘备占领西川,成就蜀汉霸业。  定南蛮:亲征南中,南蛮首领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最后终于臣服蜀汉,不再造反。  东和北拒:东和吴国孙权,北抗魏国曹操。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借东风,火烧赤壁。  成都武侯祠也有一副对联,赞颂诸葛亮在蜀中的功绩: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64、;扶西蜀,定南蛮,东合北拒,中军帐内,令土木金钢披爻,水上偏能用火攻。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