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出师表》中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只有一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意思是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出师表中诸葛孔明临危受命充分表现了诸葛丞相忧国事,为替先祖完成遗命的决心与刻苦,表现出他在关键时刻都决心。

3、临:面临,接近;危:危难;受:接受;命:命令,任务。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4、临危受命

5、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下一句是:力挽狂澜于既倒。

7、力挽狂澜

8、临危受命,力缆狂澜于既到。此句出自于《论语》

9、任我行围攻东方不败,又临危受命任恒山派掌门,悲痛岳灵珊之死,最后与任盈盈成婚退隐。

10、~于先,哪儿能临阵脱逃于后?

11、后来这两句话一直沿用至今,用来形容义不容辞临危受命的形势,也用来形容勇于担当的壮举,是一种精神品质。

12、临危受命的例句:

13、【成语】:临危受命【拼音】:línwēishòumìng【解释】: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举例造句】:临危受命于先,哪儿能临阵脱逃于后?

1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5、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16、成语解释力:竭力;挽:挽回;狂澜:巨大的波浪。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

17、【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18、意思是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

19、mìng

20、[línwēishòumìng]

21、【成语典故】:

22、意思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并且扭转乾坤、反败为胜。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

23、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24、lìwǎnkuánglán

25、shòu

26、面对身陷困境的球队,这个临危受命的新教练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27、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8、【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9、褒贬色彩褒义

30、诸葛亮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陈述了自己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的中心。

临危受命

31、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在兵败之时接受了任命,在国家危机艰难之际接受了命令。

32、诸葛亮是聪明和智慧的化身,为人忠义仁慈,尤其是出师表里表现的非常担当,原文如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3、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不理朝政。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出征前夕给阿斗写《前出师表》说自己临危受命(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为了匡复汉室大业,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4、出师表中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在兵败之时接受了任命,在国家危机艰难之际接受了命令。

35、出自《论语》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

36、后来这两句话一直沿用至今,用来形容义不容辞临危受命的形势,也用来形容勇于担当的壮举,是一种精神品质

37、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38、【解释】: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39、结构连动

40、在这紧要关头,小瘪瘪挺身而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41、★夏衍《心防》第三幕【近义词】:独撑危局、临危不惧

42、【举例造句】:

4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4、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4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际也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