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的感人小故事【优选52句】
两弹一星的感人小故事
1、材料与工程学专家——陈能宽,材料科学专家,金属物理学家,对核武器所用的材料具有突出贡献。简而言之,就是研制核武器爆破材料的,他在爆轰物理、两弹攻关、冷态核爆、强激光研究中都有突出贡献。
2、这些核武器制造和核试验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
3、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为浙江绍兴。在开明家庭中成长的钱学森,各方面能力都很突出。1929年,他考入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在此期间,他对航天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花费大量时间查阅相关书籍资料。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派遣飞机进行狂轰滥炸,上海遭到严重破坏。目睹日军战机肆意横行的钱学森意识到中国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强大的航天工业,才能不再受欺辱。于是,从事航空事业捍卫祖国的想法开始在钱学森的心里扎根。1934年,钱学森放弃自己修习多年的铁路专业,成功考取清华大学第七批庚款留美学生,登上了开往美国的邮轮。
4、“两弹一星元勋”指的是我国在1999年,对研制“两弹”指的是导弹、核武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一星”(卫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专家进行表彰。这些专家主要贡献来自于三个领域:航天科技(导弹、卫星)、核武开发(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国防科技等。
5、航天材料学专家——姚桐斌,特殊材料和火箭焊接工艺专家,材料技术是我国目前的短板,这与姚桐斌过早去世不无关系。
6、洲际导弹之父——屠守锷。他解决了导弹在研制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关键性问题。他是我国洲际导弹之父,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航天事业离不开运载火箭,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
7、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王希季,火箭技术和返回式卫星技术专家,使我国卫星返回技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也为载人航天工程奠定了基础。
8、动力气象学创始人——赵九章,他是一个全才人物,在气象动力,大气科学,人造卫星,空间物理,返回式卫星……都有开创性贡献。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先行者。
9、提到“两弹一星元勋”大家都能说几个名字,钱学森、邓稼先、于敏、孙家栋……。但是要是问你,他们具体都有哪些贡献呢?很多人都混为一谈。曾经总有人问钱学森核武器原子弹的问题,他回答说“问道者盲”。钱学森并不是搞核武器的,他也多次强调“导弹研制是集体力量,不是一个人能办到的”。
10、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1、"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两弹"中的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合称核弹,另一弹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后来"两弹一星"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12、氢弹之父——于敏,本土培育的两弹元勋,他是半路出家,由理论物理转为氢弹研究。解决了热核物理一系统关键性问题,使氢弹原理取得突破,使我国仅用2年零8个月完成了原子弹到氢弹。他提出于敏构造,要优于美国的T-U构造,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持有氢弹的国家,他被誉为“氢弹之父”。他在邓稼先的基础上,使我国的氢弹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13、核物理专家——王淦昌,核武器实验工作开拓者,惯性约束聚变,指导参与原子弹,氢弹研制,指导进行地下核试验。提出用激光打靶实行核聚变设想。他还是出色的教育家,是邓稼先、李政道的老师。他在探测中微子、反西格玛负超子、惯性约束聚变,都是世界级的贡献。
14、邓稼先拥有美国的核物理博士学位,回国之后很快便成为中国原子弹研发的关键人物。在接到参加原子弹研发的命令之后,因为项目本身要求高度保密的特点,他将无法和家人通信,家人也无法知道他将去何方,几乎等同于“失踪”。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告别了妻子,进入这个需要常年与世隔绝的科研团队。
15、近代力学奠基人——郭永怀,被钱学森邀请回国,导弹之父“冯卡门”的弟子。涉及领域颇多,原子弹、氢弹爆轰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都有卓越贡献。他几乎是一个全能专家。
16、在参与中国核武器研发的科学家当中,邓稼先是最为人熟知的一位。
17、年10月16日,“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建国以来国务院、中央军委第一次向科学家授予国家级最高荣誉称号。这个荣誉称号的唯一获得者就是“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18、两弹之父——邓稼先,杨振宁的挚友,设计原子弹、氢弹并使其爆破成功,完成氢弹研制和试验工作。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的奠基者,是原子弹,氢弹成功的关键人物之一。
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20、中国核司令——程开甲,在钱三强指导下,他的核试验方案设计非常成功,他参与了几乎所有的核试验,包括原子弹、氢弹、导弹结合、地下核试验、竖井试验……。成功解决了原子弹内爆机理关键问题,他建立内耗热力学理论,在核爆炸及效应理论,爆炸测试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他是核试验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司令。
21、核科学主要开拓者——朱光亚,他是核科学战略性的专家,我国工程事业支柱性人物,从事核反应堆研制工作,参与历次原子弹、两弹结合、氢弹试验,攻破诸多技术。是我国核事业领军人物。对于核武器方面,钱三强成功进行了核试验,邓稼先研制了原子弹、氢弹,于敏把氢弹进一步升级使中国唯一具有氢弹的国家。程开甲就是进行各种核试验的指挥司令,朱光亚参与核试验,核弹结合的全过程。有了核武器、原子弹、氢弹,怎么把他们送出去呢?这就需要火箭、导弹等运输工具。
22、自动控制专家——杨嘉墀,他主要贡献是在卫星控制方面,自动检测、自动控制,卫星姿态系统等。他提出三轴稳定姿大大提高了卫星发射和回收的成功率。
23、“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的队伍,他们在茫茫的戈壁上风餐露宿,虽然条件极为艰苦,但是为了祖国的未来,他们坚持搞出了原子弹和氢弹,突破了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和坚强决心。
24、卫星之父——孙家栋。他是我国卫星技术总负责人,第一代和第二代北斗系统总设计师,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25、火箭发动机专家——任新民,他是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研制氢氧发动机。他还是我国卫星通信和卫星发射的总设计师。多次主导通信卫星、气象卫星、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任务。
26、年国庆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给为“二弹一星”作贡献的23位科学家授予了功勋章。“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
27、默默无闻大师——彭桓武,他长期进行理论研究,在原子弹,氢弹,反应堆、临界安全等取得重大突破。一个关键性的难题钢锭快速加热工艺被他突破,进而推进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战略核武器理论研究。
28、核弹之父——钱三强,原子能事业的领军人物,他解决了核武器中的关键技术重水型反应堆,回旋加速器等技术,此外,中子物理和氢弹研制理论也有突出贡献。钱三强打开了核反应的大门。
29、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他在激光技术,遥感技术,雷射技术,卫星、导弹跟踪系统都有突出贡献。为导弹的精确制导,卫星的精准定位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30、两弹元勋的故事
两弹一星的感人小故事
31、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32、两弹一星元勋是指当年研制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国宝级科学家。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他们分别是:
33、材料专家——吴自良,物理冶金专家,在合金钢系统有开创性贡献。他解决了“甲种分离膜”,提炼浓缩铀的核心元件,这也是原子弹必须突破的关键技术。
34、空间系统专家——陈芳允,他主要贡献无线电和测绘系统方面,是我国卫星测量、测控、通信系统奠基人。无论是核武器、火箭、导弹、卫星都离不开这些材料专家、测控专家、发动机技术……。他们属于国防技术有特殊贡献的人。
35、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北戈壁罗布坡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
36、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
37、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38、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干干净净地走完了自己一生的人,他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他又是一个将整个身心奉献于自己的事业的人,因此赢得人们的崇敬;他更是一个成就丰功伟绩的人,因此使人们由衷地钦佩和敬仰。
39、一个人要想在这样一个清浊混杂的社会里干干净净地走完自己的一生,很不容易,若还能奉献全身心于自己的事业,且能取得伟大的成果,则更难。
40、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生于河南开封,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是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41、研制“两弹一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在这一伟大事业中,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创造了“两弹一星”奇迹,也孕育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42、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
43、空间技术开拓者——钱骥,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号)、返回式卫星设计总负责人。
44、粒子物理学家——周光召,在原子弹,氢弹,量子立场等理论领域重大突破。他被公认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
45、航天之父——钱学森,主导火箭、导弹、航天器研制。他是一个战略科学家,在回国前就已经是享誉世界的导弹专家,他提出了中国火箭导弹技术发展的整体方案,除了导弹方面,他在“两弹结合”,航天领域,都有开创性贡献。他被誉为“导弹之父”“火箭之父”是我国名副其实的航天技术发展领军人物。
46、中国在研发两弹一星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令人肃然起敬,热泪盈眶。而郭永怀这位二十三功勋之一,是唯一的烈士。他于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五日,乘座飞机送重要资料数据返回北京时,因飞机故障失事,在危急关头,为了保护重要资料数据,他与警卫员紧紧拥抱,将数据资料夹在两人中间,当救援人员发现他们的时候,人已烧得不易分辩,但艰难分开两人后,发现装数据资料的袋子完好,他们用生命保证了重要数据资料。令人感动,让人动容。
47、固体导弹专家——黄纬禄,火箭技术专家,潜地导弹总设计师,固体战略导弹奠基人。有了核武器,有了导弹技术,如果发射的更精准呢?这就需要战略空间制高点,人造地球卫星技术。
48、“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49、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更是需要英雄精神的时代。他们就是时代英雄,他们就是中华脊梁。国士无双,他们永远将被共和国所铭记!
50、年,钱学森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斩获硕士学位。翌年,他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进修,师从著名科学家冯•卡门,并很快成为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1939年,钱学森获得航空和数学双博士学位。在博士论文中,钱学森提出了著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解决了飞机高速飞行时壳体会发生变形的数学计算难题。后来这项公式被普遍运用于飞机翼型设计。也正因为这项公式,年仅28岁的钱学森在美国科学界声名鹊起。随后的几年里,钱学森先后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和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在美国深受重视。
51、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空气动力学家,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突出贡献。
52、年,在一次核试验中,绑在原子弹上的降落伞发生了故障。邓稼先要求别人站到安全距离以外,自己走上前去检视这枚被摔坏的原子弹,因此受到了强烈的核辐射,导致肝脏和骨髓受损。在此后的几次核试验中,辐射逐渐损害了邓稼先的身体,令他在1985年夏天患上严重的直肠癌。1986年7月17日,邓稼先在301医院的病床上获得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枚奖章,由时任副总理李鹏亲自颁发的全国劳模奖章。12天后,邓稼先因癌症导致的大出血不幸离世,年仅62岁。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