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用什么抒发了诗人的爱情观

1、十几岁时初读舒婷,

2、通过对自然形象的描写,强调了爱情的感染力和浪漫气息,让诗歌更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3、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4、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

5、~36行正面抒写了自己理想的爱情观。全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

6、《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在性爱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为难能可贵。诗歌对爱情理想的歌唱、高扬,树立在极有思想含量、极有力度的否定之上。全诗共36行。1至13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深刻的否定,这正是以对立的价值面对现代爱情理想构成的深刻有力的反衬。14至31行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爱情的双方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保持各自的独立个性,又互相支持,携手并进。32至36行写真正的爱情就应该既爱双方的人品,也爱他的理想——忠于祖国。  “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  诗歌之所以采用整体象征,也由于诗人的构思意图不一定把作品题旨局限于爱情的视野。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这种道德理想。

7、《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这首诗共36行,前13行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六个形象,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否定。

8、如果我爱你,

9、开启了中国现代诗歌的高峰,

10、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11、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12、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13、是舒婷创作于1977年3月的爱情诗。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是苏联文学气息浓厚,带有普希金式的纯碎的浪漫主义诗歌,作为我国新时期文学开创者,先驱,当时的引领者的发轫之作,《致橡树》在诗歌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作者通过木棉树对橡树高挺,纯碎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错综复杂势力,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自由自在的恋爱,对美好的事物与爱情事业的渴望,发自内心的呼喊,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喊出了爱情中人人平等,纯洁,有情相爱的呐喊,发出新时代女性的对爱情,事业开放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的渴望与美好的向往。

14、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15、“我们两个在这里相遇,不是一个偶然”和“回忆里有一条街,走过我们的青春”,这些诗句表现了主人公对于爱情的认识、体验,他们相信命中注定,相信“两心相遇”的美好感觉。

16、致橡树的作者舒婷

17、《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在性爱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为难能可贵。诗歌对爱情理想的歌唱、高扬,树立在极有思想含量、极有力度的否定之上。全诗共36行。1至13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深刻的否定,这正是以对立的价值面对现代爱情理想构成的深刻有力的反衬。14至31行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爱情的双方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保持各自的独立个性,又互相支持,携手并进。32至36行写真正的爱情就应该既爱双方的人品,也爱他的理想——忠于祖国。

18、诗中自然意象被广泛地运用,如“我送归去,偏又断肠;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19、全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诗歌的章法及句法精心安排,使抒情与议论自然融合,使丰富细腻的感情带有理性的光彩。

20、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21、来自舒婷的致橡树选段。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舒婷是当代朦胧派女诗人,这首致橡树就是她的代表作。作者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表达出在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这就是木棉树

22、木棉代表自己,橡树代表爱情的另一半。

23、个人愚见,仅供欣赏。

24、诗中表现出男女主人公愿意为彼此牺牲、奉献,尽管他们会受到一些困难、障碍和挫折的打击,但是他们还是积极地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这表现出了柔情、坚韧和豁达的爱情观。

25、被深深的触动了,

26、作者舒婷以橡树代指男性,木棉代指女性。通过象征的手法,讲述了自己的爱情观。不想高攀也不想一厢情愿,温柔体贴也不是全部,爱情应该真诚平等,同甘共苦。双方有各自的骄傲和特点,但是独立又和谐,平等包容。

27、致橡树表达了一种牺牲奉献的爱情观。

28、她和北岛顾城杨炼

29、一、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

30、致橡树否定了小鸟依人式的爱情观,他所追求的是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存在又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

《致橡树》用什么抒发了诗人的爱情观

31、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

32、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33、表达的是独立平等,双方互相扶持,并且理解对方存在的意义,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在舒婷的笔下,爱情不是为了他人而牺牲,反而是互相成就的,表达出了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

34、是对对旧伦理、旧观点、旧婚姻的彻底否定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