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经典语录

1、所谓《四库全书》,说是包罗万象,实则是满清乾隆年间修撰,搜集民间藏书而成,乾隆实行文字狱,凡不利于满清、不利于封建统治的文字一律篡改或者销毁,故《四库全书》成而中华传世文献毁一多半,真乃是中华文化之浩劫。

2、四库全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此套书是乾隆时期由纪昀主持多人参与编写的包括子,史经集四大类,内分,文史,工农商医等多科内容,是全方面知识的集成书籍。

3、除书匣及书籍外表精美设计外,《四库全书》在内部装帧和版式设计上也十分考究,书卷内用纸均采用洁白坚韧之开化榜纸,书页的框界为朱色细栏,版心上栏题写“钦定四库全书”,页中题有各册具体书名,每种书卷之首冠以内容提要。为区别各阁藏书,每卷在卷首、卷末均加钤不同的皇帝玺印,以示不同。如文渊、文源、文津、文溯“北四阁”藏书各卷卷首、卷末分别钤盖的玺印为:文渊阁,卷首为“文渊阁宝”,卷末为“乾隆御览之宝”;文源阁,卷首为“文源阁宝”和“古稀天子之宝”,卷末为“圆明园宝”及“信天主人”两宝;文津阁,卷首为“文津阁宝”,卷末为“避暑山庄”和“太上皇帝之宝”;文溯阁,卷首为“文溯阁宝”,卷末为“乾隆御览之宝”。而文汇、文宗、文澜“南三阁”藏书各卷的钤印则基本相同,其中卷首均钤盖“古稀天子之宝”,卷末均钤盖“乾隆御览之宝”。

4、浩瀚如海的中华典籍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博大宏丰的宝藏之一。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为后世留下了数量庞大的文献典籍,其中“千年巨制,文化渊薮”的就是《四库全书》。

5、奈何!奈何!

6、《四库全书》每一部虽皆有数万册之多,但各卷各册均以绢秀的工笔楷书细致缮写,翻开扉页,但见雪白的宣纸上红栏黑字,玺印朱彤,令人开卷有益,其乐融融。

7、总之,这本《四库全书》能让我们饱餐一顿,这的确是一道精妙的文学大餐!

8、清廷不遗余力地编纂《四库全书》,其目的除了要保存和弘扬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更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旨在通过对历代书籍的清理、汇总,进一步宣扬清朝统治的思想主张,规范人们的言论行为,维护清王朝的长治久安;也借以炫耀其文治,表明乾隆帝是位“稽古右文”的圣明天子。因此《四库全书》的编纂,实际上是一次具有文化和政治双重影响的活动。为了维护清朝统治需要,在编纂过程中,曾经查禁、销毁了近3000余种,六七万卷以上的“悖逆”、“违碍”书籍,在某种程度上也对传统文化传播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9、为方便查找和阅览,在全书书成之际,宫廷中由专人编撰了《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考证》等书籍,并采用统一的黄色绢做封面。

10、乾隆皇帝身著汉装,手持纸笔,周围摆满

11、史部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12、经、史、子、集

13、《四库全书》系乾隆时期由内府督办的精品写本,图书装帧十分精美,每册书函之外盛以特制的楠木书匣,既美观贵重,又能很好保护图书。全书所有卷册皆为软面包背装,各册封面按照春、夏、秋、冬四季颜色,采用四色绢料以区别各部之不同,其中“经部”采用绿色绢,“史部”采用红色绢,“子部”采用青(蓝)色绢,“集部”采用灰(黑)色绢。数万册图书以数种颜色的封面标示内容差异,增加了全书的美观性,同时也可以一目了然本书的类别,以利于取还与阅读。“南三阁”与“北四阁”全书的封面略有不同,除经、史两部采用绿色、红色外,子部采用玉色,集部采用藕荷色,但仍未脱春夏秋冬四季配色初衷。

14、在编纂过程中,乾隆皇帝下令将全书共缮写七部,分藏于全国七座书阁之中。由于工程浩大,整个四库全书馆上自总裁,下至各类纂修官及各项专职工作人员,额设360余人,这其中不包括患病离职、调任、革职等人员,全部参予其事的人数多达4400多人。书成后,仅抄录一项,又征调全国各地保举经考试而录用的3800余名落第举子。在庞大的编纂人员队伍中,不乏精通文字、音韵、训诂、校勘、辑佚的文人学者,他们代表了乾隆朝最高的文化水准。

15、《四库全书》里的每个句子都能给人以启迪,譬如: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以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其意就是说:诚,是自然完成的;道,是自己形成的道路。诚,贯穿于万物的始终,没有诚就没有了万物。所以,君子把诚看作是高贵的品德。诚,不是完成自身就完了,而是使万物都得到完善。完成自己的修养就是仁,使万物得到完成就是智,仁和智是天赋的美德,综合了成己,成物的内外规律,因此经常实行无不合适。

16、在这本《四库全书》中既有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变迁,又有帝王将相的经世谋略;既有先贤圣人的处世之学,又有勇将谋臣的文韬武略;既有发人深省的传奇故事,又有耐人寻味的警世妙言。

17、子部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说、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18、永乐大典不如四库全书大,前者三亿七千多万字,后者八亿字。

19、古代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经——主要是四书五经,史——主要是史记、汉书等史书(正史),子——主要是诸子百家,集——主要是历史上名家的诗歌散文集。

20、永乐大典是类书型大百科全书,录书时基本不改,全数内容完整收入,四库全书是丛书式大百科全书,编纂时斧劈刀削,添枝加叶,改编后再录入。

21、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

22、四库全书备份比永乐大典到位,前后制成七部,永乐大典只拷贝了一份,却毁于大火,正本据说在明朝帝陵,估计(专家)被水也泡的够呛。

23、从书:把各种单独的著作汇集起来,给它冠以总名的一套书。《四库全书》的部头之大,堪称中国古代丛书之最,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约九亿九千七百万字。当时,《四库全书》没有刻印,全书只缮写七部。曾分藏于清代的七大藏书阁。

24、综合而言,《四库全书》是中国古籍的大总汇,至今还保有“世界丛书之最”的桂冠,它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尤其重要的是,在全书编纂过程中,也培养了一批以乾嘉学派为代表的学术队伍,为清代中晚期考据学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5、《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清乾隆年间历经十年编纂而成,《四库全书》是清代宫廷编纂的历朝全书总汇,它自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开始征书,翌年二月开设四库馆,至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录完成,共费时十年。此后,直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全书誊写完毕,历时长达15年。据统计,《四库全书》共收图书3461种79337卷,另有存目书6766种93551卷。一套全书完成后,共有6144函,总计2万6千多册。

26、其实,这本《四库全书》的目的就在于让读者了解和欣赏到我国古代的文化精粹,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在。往往一个简短的句子,都能让我们顿悟!合上书本,再在心中回想一番,古人的话语不无道理啊!句句都是精髓。

27、永乐大典信息量比四库全书多,别看字不及四库全书一半,但是其收录了大约七八千余种图书,而四库全书中选录不到它的一半左右。

28、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

29、永乐大典在南京编组,四库全书在北京创造。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