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的好词好句

1、该成语原意指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在句子中一般用作谓语,含贬义。也写作“揠苗助长”。

2、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3、往:去,到..去。

4、急功近利,适得其反,欲速不达

5、耘苗:给苗锄草。

6、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孟子。拔苗助长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成语用法:作主语、谓语,也可作定语,含贬义。

7、趋:快步走。

8、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否则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9、病:疲劳,困苦,精疲力尽,文中是引申义

10、“拔苗助长”成语故事源于《孟子·公孙丑上》1,其中记载了宋国一农夫“拔苗助长”的故事。这个农夫总是焦急地转来转去,想办法帮助禾苗生长。最终他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把禾苗往高处拔拔,结果禾苗槁萎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拔苗助长比喻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欲速不达2。

11、长(zhǎng):生长,成长。

12、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3、我们学习一样,不能急于求成,学习要一步一步慢慢的来,如果一次学习太多东西,我们会接受不了。

14、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15、益:好处。

16、其人:他家里的人。

17、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18、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9、是指违反自然界植物生长的特定规律,急于求成反将禾苗枯死。告诫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好大喜功,好心办坏事。

20、茫茫然:疲惫不堪的样子。

21、槁(gǎo):草木干枯,枯萎。

22、予(余):我,第一人称代词。

23、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4、谓:对,告诉。

25、揠苗助长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上》。[1]

26、揠苗助长又叫拔苗助长,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既是寓言故事又是成语故事。故事讲述了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急于求成就将禾苗往上拔起一点帮助它们长高,还非常自豪的告诉家里人,结果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死了。该故事告诉人们,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它自身的生长规律,切勿急于求成,搞不会适得其反。

27、指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在句子中一般用作主语、宾语;含贬义。也写作“拔苗助长”。

28、揠(yà):拔。

29、这篇寓言写的是一位农夫他想要他的禾苗长得快一点长高一些早点早点收割,他就想出了的禾苗一颗一颗的往上拔,他把完后看着自己的禾苗都比别人高一大截,心里喜滋滋的。可是第二天,谁也不知道他的禾苗都枯死了,他很难过,不知道怎么回事。

30、非徒:非但。徒,只是。

拔苗助长的好词好句

31、这个暑假我读了很多寓言故事,但我影响最深刻的是《拔苗助长》这篇寓言。

32、字面意思是拔禾苗助其快长,其实它带着讽刺意味禾苗生长是自然现象快慢取决于温度,肥料,阳光等因素,绝不能人为去拔只是破坏绝对不是助长。在当今社会中有多少人教育子女不懂循序渐进,因人施教一味补课最后事得其反不正是拔苗助长吗

33、拔苗助长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公孙丑上》。

34、寡:少。

35、拔苗助长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将苗拔起,帮助它生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36、这个商人想变本加厉的把本钱赚上来,所以不惜拔苗助长。

37、拔苗助长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公孙丑上》。该成语原意指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在句子中一般用作谓语,含贬义。也写作“揠苗助长”。

38、不是出自伊索寓言,而是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39、拔苗助长是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公孙丑上》伊索寓言相传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伊索所著的寓言集,之后又加入了一些印度、阿拉伯和基督教的故事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