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变与不变的哲理

1、王羲之等人的兰亭盛会,众人曲觞流水畅叙幽情,快然自足之余,也感慨系之,不由得伤怀生命之无常。苏子与客泛游赤壁所生发的情怀,与王羲之等人的感怀颇为相似。

2、然则,这样的畅然只是一时,内心的怅然却时时袭来。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言:“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

4、在这里,作者将自己与长江明月看作等同,认为自己与它们之间的差距只是时间的长短,而最终都要走向消亡(变的观点),或者与它们在此时都是永恒的,都还在这个人世间。

5、第二,认为客观事物的变与不变取决于人的主观看法,陷入了主观主义的相对论。

6、其三,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游,抱名悦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7、苏子的这种思想主要来源于庄子,本质上是庄子的“万物齐一”的思想。

8、可见,客之悲源于“吾生之须臾”“知不可乎骤得”!孟德之诗犹闻,孟德之事犹见,孟德之风犹存,但是,孟德之人,终归化为历史的尘埃,已难觅踪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古人的这些感触,大同小异。

9、苏子与客泛舟赤壁,清风徐来,江面平阔,明月高悬,水光接天,苏子与客饮酒歌咏,在广阔的江天任意飘荡,这是何等的惬意闲适轻松自在!白露弥漫间,仿若置身仙境,自有一种遗世独立飘飘欲仙的畅然。

10、第一,它否定了事物的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只抓住了事物之间相对的共同性的一面,并加以夸大,推向绝对化,抹杀了事物之间的区别。

11、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表现了诗人旷达的人生态度。

12、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

13、变与不变都是作者心理的自我超越。

14、其一,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于江渚之上。

15、如曹孟德这样的英雄人物尚且化为尘土,更何况如你我这样的目前只能飘荡于江海暂得于己的无甚功名之辈呢?你我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天地之蜉蝣。生命是如此短暂,生命是如此渺小,那种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自在闲适终归是不可多得更无法永存的。

16、这两句的意思是:如果从它变化的一面来看它,那么天地无时无刻都是变化的;从它不变的一面来看它,那么它对我来说是无穷无尽的,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这体现了道家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17、其一,客之悲从何而来?

18、穷则独善其身,作者考虑到了自己的穷困(处境艰难)的处境,于是放开胸怀,把对生死和功名利禄的虚诞看穿,这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有很大不同。

19、苏轼《赤壁赋》中,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相对的观点是“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0、从深层而言,这种对生命的感怀对美好的眷恋,归根结底是源于现实生活的某些不如意。譬如苏轼,感叹生命的短暂,不也是感叹有生之年仕途失意建树不多理想难以实现吗?不也正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另一种诠释吗?

21、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2、其二,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

23、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4、要解读苏东坡《赤壁赋》中的“变”与“不变”,先要明白苏东坡缘何谈起。

25、答:文中“变”与“不变”的观点是借苏子之口说出的,意即要是从“变”的一面去看,天地的存在也是极其短暂的;要是从“不变”的一面去看,则“物”与“我”都是无穷尽的,人不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种观点是似是而非的。

26、赤壁赋中表明万事万物都处于发展变化的句子: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