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弗洛伊德动机理论

1、由于“自我”起着调节“伊底”与“超我”之间的矛盾的作用,所以,对于个人而言,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建立和形成“自我”。

2、“本能”是指人格的推动性或者动机性的驱动力量,是身体内的刺激的源头。弗洛伊德把本能分为两类: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是为了个体和种族的存续,因此是维持生命的创造性力量。生的本能通过被称为“力比多”(libido)的能量形式表现出来。死的本能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可以指向内部,表现为自虐和自杀等,也可以指向外部,表现为仇恨和攻击等。

3、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儿童会把这种痛苦的体验变成游戏。

4、这样,游戏就逐渐被更加现实的、且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的活动所取代。

5、他玩这种游戏,正是出自他想像成人一样成为一个骑手的愿望,出自他对这种快乐的向往。

6、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7、五大观点之二:人格结构观点

8、假如你想快速的了解弗罗伊德的理论但又不想阅读太多的文字,建议你看一部电影《当尼采哭泣》,看完以后你就明白什么叫精神分析了,这部电影也有同名的小说。

9、但是,“自我”是有着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而并非一开始就出现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

10、是精神分析学的一个概念,指人类一切精神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认为,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弗洛伊德把作为人的性本能的“里比多”视作生命的动力,认为“里比多”驱遣人的各种本能,它在人一生发展的各个阶段起着重要作用。从个人发展、心理失常、创造活动到社会习俗、宗教、文化及人类的各种行为,都是出自性本能冲动的动机,即都受“里比多”潜力的支配和推动。作家的创作就是性本能冲动的转移、升华。

11、“自我”为了使无法忍受的事情变为可以忍受的事情,就需要奋力去掌握环境,以逐渐应对创伤事件。

12、例如小孩子玩骑马的游戏,是因为他曾经有过对成人骑马活动的观察,或听过有关骑马故事。

13、诱因理论:奖励不直接影响习惯强度本身,而是通过激励诱因动机的作用来影响反应的发生。

14、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的这种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游戏却允许他们躲避现实的束缚,为他们实现这一愿望创造了机会。

15、佩勒认为,儿童对于角色的选择,基于他对于某个角色的感情,游戏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情绪原因,对角色的选择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他通过观察发现,儿童扮演的角色一般有以下三类:

16、唤醒理论:环境刺激对人产生的直接效果是提高唤醒水平;

17、这时,它的愉快的但无法被人接受的愿望便不再可能得以满足,于是,“自我”开始从事幽默、滑稽或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以寻求表达与早期的游戏中所表达的相同的愿望并获得同样的愉悦。

18、其中,“伊底”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原始本能冲动构成的,不讲究逻辑和道德,只服从“惟乐原则”,盲目地追求愿望的满足。

19、心理动力理论

20、理论依据弗洛伊德对于儿童游戏的看法,是以他的人格构成理论为依据的。

21、第三阶段(恋母冲突阶段),孩子在游戏中扮演成人的角色,试图补偿他们无法与成人相匹敌的无能的地位;在环境中占主导地位。

22、弗洛伊德认为,在儿童期占支配地位的愿望就是快快长成大人,做大人能做的事情。

23、同时,他还将人的人格分成三块: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即想办法满足最原始的欲望;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即它不会让本我为所欲为,会用道德来约束本我;自我符合“现实原则”,即它会让欲望在现实中得以满足,同时又符合超我的道德观。例如,一个人如果爱慕另一个人,那么“本我”希望占有,“超我”会用道德约束,这时“自我”就会让这个人在梦境中与对方卿卿我我,所以这样就有了对于梦的解析,即梦是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而在梦境中得以满足的过程。

24、弗洛伊德又进一步分析了儿童的游戏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5、游戏可以满足儿童在现实中所无法满足的愿望,同时也可以使儿童像成人那样来行使他们支配事物的权利,从而为儿童战胜现实,从现实的被动牺牲品变为环境、事件积极主动的适应者提供了机会。

26、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一旦陷入焦虑,自身心理会产生保护作用,就是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自我在承受本我的欲望压力和现实要求的压力时,形成的一种调整欲望与现实矛盾的行为方式。常见防御机制形式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比如压抑,就是把意识层的你不喜欢的东西压到潜意识里不去想,可能会出现“躯体化”症状或者强迫性观念。

27、“超我”作为人格中最文明的部分,与“伊底”相对立,代表着“我们意识的要求”,反映着儿童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28、惟乐原则在儿童的游戏中主要表现为:能够满足儿童的愿望,掌握创伤事件,并使受压抑的敌意冲动得到发泄。

29、本能理论:弗洛伊德从本能出发,用来解释人的行为动机的理论;

30、精神分析理论观点整合

什么是弗洛伊德动机理论

31、根据1:1.根据佩勒的游戏理论角色动机说,玩家选择角色是有动机的。

32、阐明了儿童游戏的动机。

33、因而,要避免事故,就要更改人的愿望满足的方式,或者通过心理分析完全消除那种破坏性的愿望。但这种理论无法提供某种手段去证实某个特定的动机会引起某个特定的事故。

34、由于游戏部分地说来是与现实相分离的,因此它允许“自我”自由地调节“伊底”和“超我”的要求,以消除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

35、第二类:依据他们对一个人的恐惧或愤怒等感情。儿童常扮演引起他们恐惧的那些人或事物。试图体验与那些人有关的焦虑,以帮助儿童征服恐惧。

36、而“自我”用以调节和平衡“伊底”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的机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37、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当时遭到了很多的唾弃,在那个年代性是很敏感的,所以他被认为是个道德败坏的人。但其实,弗洛伊德所创立的潜意识在今天在心理学界是广为应用的。因为人所有的内心冲突均来自于潜意识中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因此只有让人意识到潜意识中隐藏的欲望,正确对待才能自我愈合。后来,在弗罗伊德的学说上相继又有很多知名的心理学家出现,例如荣格,不过对于弗罗伊德的自然倾向进行了修正。现在流行的MBTI就是依据荣格的学说创立,在很多知名的500强企业中运用。

38、二、本能理论

39、狭义指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40、第三类:儿童喜欢扮演那些不合身份、低于身份的角色,这样可以让儿童在游戏的安全范围内回顾逼供年切尽情享受那些对他们来说不可能再获得的小儿时的快乐,并且在游戏这个安全岛中做自己想做而现实生活又不允许做的事情。

41、五大观点之三:生命动力观点

42、人格心理学中有关动机的理论叫人格动力理论,广义指一切关于动机、情绪和行为复杂的、交互作用的人格动力的理论。

43、他认为儿童游戏的动机就是“惟乐原则”,即通过游戏而获得愉快的体验,这是游戏的“经济的”动机。

44、精神分析理论把性心理发展分为口欲、肛欲、性器、潜伏和生殖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聚焦的点。俗话说:多大的人干多大的事,在任何阶段如果不能满足或者满足过度,都会对心理造成影响。比如:婴儿,绝不能忽略对他口欲的满足,安抚奶嘴应该持续合理的时间。

45、精神分析理论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满足,追求的是一种快乐原则,不顾及伦理,体现了人的生物性。“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一种良知,是良心的发现,遵循道德原则,受到舆论和从众影响,人的“超我”就会展现出来。“自我”是“本我”和“超我”的协调者,根据现实来决定是否暴露本我,遵循现实情况的原则。打个比方,如果“本我”是一匹脱缰的野马,“超我”是一架马车的话,那么“自我”就是驾驭马车的车夫,实现二者的平衡,如果失去平衡,就会发生心理上的问题。

46、因此,这种理论实际上是不可行的。但是,这种理论却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即认为无意识的动机是可以改变的。与事故倾向理论相反,心理动力理论认为人的品性缺陷不是固有的、稳固的,而是可以修正的。因而一个人可能属于具有事故倾向,但通过教育和训练可以降低其事故率,而不必从工作中将他们排出。

47、分析了儿童的“强迫重复”这一心理现象。

48、五大观点之一:心理结构分区观点

49、由于受到现实的熏陶,“自我”变得渐识时务,不再只是在惟乐原则的支配下去盲目地寻求满足,而是以“现实原则”为指导,不仅要获得需要的满足,而且要避免痛苦。

50、关于游戏以人格构成理论为依据,弗洛伊德提出了自己关于儿童游戏的看法。

51、弗洛伊德所创立的学派叫做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认为,人所有的心理,包括你的需求和动机都来源于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性被压抑了,但并没有消失,而是沉到了潜意识中。潜意识即我们不能意识到,只有通过精神分析将潜意识浮到意识层面我们才能意识到。这种以性为中心所产生的心理需求与动机,即能量被称为“力必多”。

52、驱力理论: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在有机体内部产生内驱力刺激;

53、他发现,儿童的游戏并非总是伴随着愉快的体验,不愉快的体验也往往成为游戏的主题。

54、意识层次结构理论: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55、随着“自我”的发展,“自我”的象征性表达系统出现,进而出现逻辑思维过程。

56、选择角色的动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角色的技能和能力吸引了玩家,他们希望通过扮演角色来体验这些特殊能力。

57、弗洛伊德将这种现象称为“强迫重复”现象,也就是说,事件的发生可能是由某种不愉快的紧张状态引起的,但是这种事件的发展是要达到使紧张状态消除的结果,也就是要达到避免不愉快的结果或产生愉快的结果。

58、例如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病这件事情就会给孩子带来不愉快的甚至是痛苦的体验。

59、-角色的外观和形象在视觉和审美上吸引了玩家,他们希望通过扮演角色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60、佩勒还从发展的角度描述了儿童性别心理发展阶段中的儿童游戏的结构的变化。

什么是弗洛伊德动机理论

61、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受责难和批评最多的就是这种心理动力理论,而责难和批评又共同集中在这种理论的泛性欲主义上。

62、第一阶段,孩子的焦虑主要集中在与机体有关的挫折方面,这种焦虑反映在游戏中,表现玩弄身体某部分的独自游戏。

63、儿童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一直是精神分析学派感兴趣的问题。他们认为,关于在游戏中模仿什么人和什么事件,儿童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如果没有情感内驱力,也就没有模仿。角色和情景的选择建立在由游戏主题引起的特殊的动力和动机的基础之上。佩勒分析了儿童在游戏中经常选择的特殊角色和人物,并讨论了其选择背后的动机,丰富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

64、探讨了儿童期游戏的发展趋势。

65、选择角色的动机不仅仅是个人偏好和兴趣的体现,还可以影响玩家在游戏中的行为和决策。

66、每一阶段心理性欲发展的矛盾冲突不同,游戏内容也不同。

67、弗洛伊德学派弗洛伊德学派是指西方现代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68、本能论:指的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驱力。具体而言,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之后弗洛伊德重新整理了自己的理论后提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69、他认为人格是由三个部分即“伊底(记)”、“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的。

70、他指出,由于儿童“自我”的结构还不完善,心理的防御机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还不能有效地抵御外界环境的伤害,所以当儿童遇到无法忍受的事情即创伤事件时,“自我”往往被挫败。

71、一、潜意识论

72、第一类:依据他们对一个特定人物的热爱、钦佩、敬重的感情,喜欢模仿他们热爱和敬佩的人,尤其是成人,以满足他们快快长大,像成人一样的愿望得到满足。

73、五大观点之四:人的成长发展阶段观点

74、综上所述,佩勒的游戏理论角色动机说认为玩家选择角色是有动机和目标的,这些动机可能与角色的能力、形象和故事背景等因素相关,进而影响玩家在游戏中的行为和决策。

75、五大观点之五:适应观点

76、第四阶段(后恋母阶段),孩子通过与伙伴共同参与的规则游戏,从外部的超我形象中获得了独立。这种游戏的作用在于创造一种自我控制的社会秩序,通过严格认真地执行游戏的规则,可以从外部的超我形象中获得自由。

77、佩勒的游戏理论角色动机说是指玩家在游戏中选择扮演的角色有特定的动机和目标。

78、第二阶段(前恋母阶段),孩子的焦虑主要是失去母亲——食物的来源的潜在焦虑。这一阶段,孩子开始与母亲游戏,孩子游戏的主题是“我能够做那些妈妈对我做的事情”。

79、世纪末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广义既指治疗神经症的方法和理论,亦指一种潜意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常作为“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学说”、“弗洛伊德学派”的同义语。狭义指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社会文化的理论,即依据动力学和泛性论的观点,揭示精神(潜意识)的东西是人类历史、道德、科学、宗教、国家、法律、战争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20世纪20年代精神分析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哲学领域中的扩展和应用,远超出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的范畴,几乎成为一种世界观,范围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神话学、宗教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语言学、法学、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

80、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本能和营养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性和营养给予人“生”的力量,相反则是“死”的能量,体现了没有对外连接“死”的力量,是一种趋向破坏、毁灭的力。

81、按照“惟乐原则”,儿童应该为追求愉快的体验而避苦趋乐,立即忘掉这种痛苦的经验。

82、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也就是力比多,所谓的性力,佛洛依德认为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和性本能有联系的。

83、不同的角色动机可能导致玩家在游戏中采取不同的策略和玩法风格,从而影响游戏的进展和个人的游戏体验。

84、另外,佛洛依德认为每个人都有死的愿望,但是很多时候不是对自己的,因为本我会阻止人的这一冲动,所以最后死本能就向外发泄,也就是杀戮和破坏的本性。

85、弗洛伊德指出,婴儿是完全受“伊底”所支配的,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自我”和“超我”才逐渐得到发展。

86、但是,儿童通过游戏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愿望的时期是短暂的。

87、-角色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引起了玩家的情感共鸣,他们希望通过扮演角色来体验这段故事和与其他人物互动。

88、弗洛伊德甚至认为艺术的起源,也是系于性本能的意义之上。从这种心理动力理论出发,弗洛伊德把作家的心理活动及艺术创造与性的冲动联系起来。在弗洛伊德那里,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都被认为是由性本能冲动决定的。如果说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学的基础,那么这种心理动力则是构成无意识的核心。

89、精神分析理论把人的心理结构: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前意识是潜意识进入意识的过度区域,意识是心理结构的表层。潜意识通过梦、口误、或者对于某个事物的观点可以窥见。

90、主要包括:潜意识与人格理论、本能论、人格发展理论、梦论、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和社会文化理论。

什么是弗洛伊德动机理论

91、所以,弗洛伊德认为,“游戏的对立面不是严肃的工作,而是现实”。

92、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93、弗洛伊德(S.Freud)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游戏理论奠定了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游戏学说的基调。

94、除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外,还包括强调驱力、紧张降低的多拉德和米勒的刺激-反应理论、默里的需要-压力理论、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强调动机诱因的麦独孤、托尔曼的目的理论和目标理论,强调认知重要性的G.A.凯利、维纳、德韦克的理论,强调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罗杰斯、马斯洛的理论等。

95、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强迫重复”重现事件,重新体验,才能实现“自我”结构的完善。

96、儿童通过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活动,以成人的角色自居,满足自己的愿望。

97、而“自我”是处于“伊底”和“超我”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极端之间的一个平衡机制,是现实化了的本能,即在现实的反复训练下从“伊底”中逐渐分化出来。

98、所以,它实际是“惟乐原则”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仍是为满足愿望服务的。

99、该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个性动力理论。其假设是,事故是一种无意识的希望或愿望的结果。这种希望或愿望通过事故象征性地得到满足。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事故是受伤害者所愿望的。

100、佩勒的角色扮演:

101、精神分析的方法有自由联想法、梦的解析法和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102、弗洛伊德分析了《俄狄浦斯王》、《哈姆莱特》和《卡拉玛卓夫兄弟》这三部文学作品,认为作品反映的主题都是人类精神中普遍存在的恋母憎父的倾向,是作家性本能的变相发泄和满足。在弗洛伊德看来,整个艺术创造过程,对于艺术家来说,就是他本能欲望的宣泄过程,而附丽于艺术家情结中的“里比多”能量则是创作冲动的根源。

103、佩勒关于心理性别发展问题如何影响儿童游戏结构的讨论极大地扩大和丰富了弗洛伊德的游戏思想。

104、但弗洛伊德进一步解释道,儿童的游戏期虽然结束了,但它的动力特征仍存在于滑稽、幽默等活动的潜意识动机当中。

105、他指出,通过游戏中的强迫重复,儿童可以再现难以忍受的体验,通过情感的宣泄来缓和内心的紧张,减少忧虑,不断增强“自我”的抵抗能力和调节能力,以应付现实。

106、心理动力包括求生动力、荣誉动力、价值动力。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