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族气节的人物5个

1、他们的让国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为,得到了儒家的大力推崇。孔子说:“伯夷、叔齐,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贤而能若是乎!”

2、文天祥:坚决不投降元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答案如下:

4、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5、是很多的。

6、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做官,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因为生计问题,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

7、比如说《岳飞传》中的岳飞,他忠诚于国家,为保卫祖国的领土而不畏强敌,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还有《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对于传统文化和家族尊严的追求,以及他对于爱情的执着和坚守,都是具有民族气节的表现。

8、在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有气节的人物是西汉时期的张骞不辱使命。

9、这些故事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10、伯夷、叔齐是殷代孤竹国国君之子。国君死后,兄弟二人互相推让,谁也不肯继承王位,最后双双弃国而逃。后来姜子牙告诉他们商亡周立,伯夷、叔齐当时掩面大哭,遂进入首阳山隐居,决心不食周粟,以野菜为粮。后有一妇人对他们说:“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兄弟二人听后什么也不吃,后来活活饿死在首阳山。

11、这些人物通常表现出对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坚守和追求,同时还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敢的行动。

12、年1月,日军海陆两军偷袭威海卫(今山东威海)炮台,而李鸿章避战求和,致使威海卫失守,北洋水师被困刘公岛,陷入绝境。丁汝昌边指挥北洋水师顽强抗敌,边等待救援。

13、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14、苏武:贝加尔湖牧羊十九载

15、晋国太史董狐.春秋时期的晋国太史董狐不畏权贵,“书法不隐”,记下“赵盾弑其君”而被孔子称赞为“古之良史”.

16、文天祥,南宋大臣,面对元朝威逼利诱毫不动摇,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彰显其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与品质。

17、出使西域时被匈奴扣押最后不辱使命一路回到了长安复命。并且第二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

18、背南宋幼帝投海的陆秀夫。崖山海战结束,再没有退路的情况下陆秀夫背负只有8岁的小皇帝投海自尽,10万百姓看到这一幕后毫不犹豫地跟着小皇帝投海自杀,表现出了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崖山之后再无南宋。

19、西晋大音乐家嵇康:宁可被斩首,也不为司马王朝所用;

20、宁死不屈的文天祥。祥兴元年文天祥寡不敌众被俘,将其押送至崖山,劝降张世杰,文天祥写下了过零丁洋明志,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为日寇演戏;

22、北海牧羊的苏武:几十年都不屈服匈奴,最终得归汉朝;

23、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愿做官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24、齐国太史兄弟.春秋时期,齐国太史因直书“崔杼弑其君”而被权臣崔杼所杀,但太史的两个弟弟却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继续这样写.崔杼慑于太史兄弟三人为秉笔直书而前仆后继的正气,最后终于放下屠刀.

25、苏武牧羊。匈奴多次劝降,他威武不屈,在贝加尔湖,历尽艰辛,19年后才被释放回汉朝,汉宣帝将他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气节。

26、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7、纪德:纪德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民族英雄,他在西北战场上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毅力,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他的一句名言:“宁可血流满面,也要把祖国守卫好”,表达了他的民族气节和为国家捍卫尊严的决心。

28、岳飞:岳飞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将军,他在对抗外敌侵略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其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忠诚。他曾经说过:“身为中国之子,不肯为国捐躯,岂非大丧国家之器乎?”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民族荣誉的高度追求。

29、他常常到班里向战士们学习手榴弹、手雷、自动步枪等武器的使用方法,多次受到连长的表扬。由于他工作出色,人又机灵,营长点名调黄继光到营部当通迅员。

30、日军见战局已定,便劝丁汝昌投降,但丁汝昌不为所动,决心誓死抵抗。此时的清政府被打怕了,打算议和,全然不顾丁汝昌等人的生死,迟迟不发援兵。丁汝昌手下的几个将领也贪生怕死,希望他投降。内外交困,势单力孤的丁汝昌已无法挽回败局,无奈之下,他于2月12日自杀殉国。

有民族气节的人物5个

31、黄继光在家乡当民兵时,就机智勇敢。曾抓到过一名逃亡地主,轰动全村。他从参军的第一天起,就要杀敌立功。

32、东晋诗人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33、能。比如,北洋水师邓世昌和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他们都是有民族气节的人物。邓世昌在内忧外患的时候选择了和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气概。表现出中华民族民族气节。为了祖国不惜生命,视死如归。

34、朱自清在全民族抗日的时候痛恨日本人宁可饿死也不接受日本人给的粮食,最后饿死。表现出感人的民族气节。值得我们赞叹。

35、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他的作品充满着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民族精神的强烈呼唤。他在《伤逝》中写道:“我以为,一个民族的精神,不论何时何地,应该表现在对于自己的历史和自己的文化遗产所持的态度上”。这句话反映了鲁迅对中国民族气节的关注和追求。

36、苏武,西汉大臣,代郡太守苏建之子。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团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匈奴。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苏武始终不从;于是单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37、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导者,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成为了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在辛亥革命前夕,他曾经发表过一篇著名的演说,称“天下为公,民族为本”,倡导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奋斗,表达了他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38、第二个有民族气节的人物是南宋时期的文天祥。被蒙古俘虏以后拒不投降。还写下了过零丁洋流传至今。

39、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40、苏武牧羊的故事从古至今广为流传,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不畏强权,仍然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41、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42、郑成功:郑成功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将领,他率领海军抵御荷兰殖民者的入侵,最终重夺台湾。他在抗击外来侵略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情感,成为了中国民族英雄的代表之一。

43、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44、丁汝昌。

45、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46、文天祥,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在国家民族危亡紧急时刻,文天祥无时无刻不把国家民族利益看作最高的利益,对投降派和奸佞之徒从不留情。1278年,文天祥五坡岭被俘后,留梦炎一帮降贼都曾硬着头皮来劝降,文天祥一律给以痛斥,就连先已投敌的宋恭帝前来劝降,他也置之不理。文天祥明确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他并不对帝王愚忠,而只无条件地忠于国家和民族。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元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发现的“衣带诏”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

47、南宋灭亡后,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可文天祥宁死不屈,在囚禁四年中更写下上面的千古名句。最后宁死不屈,从容就义!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