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19堂文学课经典语录

1、“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2、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鼓吹白话文学的“八不主义”:一不言之无物,二不摹仿古文法,三不讲求(拘泥)文法,四不作无病呻吟,五不用滥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俚语。

3、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做“评判的态度”。

4、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较系统地提出文学改良的主张,鼓吹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

5、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这里是吹泡泡的猪,欢迎各位同好指点交流探讨,敬请关注。

6、临终前曾说:自己挨了40年的骂!但是说这话的时候,他不生气,甚至欢迎别人来骂。

7、评判的态度,简单说来,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与不好。仔细说来,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八个字便是评判的态度的最好解释。”

8、“人死如同灯灭,而我在中年时期在文学上耗费了太多的精力,或许这让我的生命已经燃烧了大半。我逐渐感觉已经命不久矣,人死是天道轮回,只是这死亡的方式倒需我自仔细斟酌,我希望自己如同傅斯年那样走的干脆利落,走的潇洒。所以如果我真的躺在病床上数着日子等死时,我定会自杀,只希望那时你们不要拦我。”

9、胡适先生自己发表的文章:“新思潮是什么”一篇长文,列举新思潮的内容,何尝不详细?但是他究竟不曾使我们明白那种种新思潮的共同意义是什么。比较最简单的解释要算我的朋友陈独秀先生所举出的新青年两大罪案,——其实就是新思潮的两大罪案,——一是拥护德莫克拉西先生(民治主义),一是拥护赛因斯先生(科学)。陈先生说:

10、如果只搞一言堂,什么事情都是一个人或者一小撮人说了算,那么大众的利益如何保护?

11、昨夜,读完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掩书后却让我回味良久,对胡适先生更生崇敬钦佩之情。

12、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为文学的正宗,用来取代文言文。继胡适之后,陈独秀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口号。

13、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下面就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作以下阐述。

14、因为只有包容不同的声音,大家才能各抒己见,才能一起出谋划策,才能在面对问题时商讨出一个最符合大众利益的方法。

15、而这一切的后面,却离不开一个伟大的女人,那就是胡适的母亲冯顺弟。

16、胡适在他的《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改良中国文学的八点主张:“一曰,须言之有物;

17、到1919年下半年起,,全国白话文报刊风起云涌,到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承认白话文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白话文运动取得胜利。

18、初期新文化运动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文学革命。

19、胡适主张“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因时进化,不能自止”,这也坚定了他认为新思想必定取代旧文学的见解,这种见地难免肤浅,但也不难看出旧文学是如何的不合时代要求。

20、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语俗字”。同时他将“形式上的革命”作为文学变革的起点,认为文言作为文学的工具已丧失了活力,从而明确地提出了以“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的主张。

21、之后胡适又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力,促进新文学的发展。

22、但是胡适却不生气。

23、这段话出自胡适的记叙文《我的母亲》,而这篇文笔朴素,感情真挚课文正是节选自胡适的自传《四十自述》。

24、胡适的这些新思潮主张,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到“五四”时期,经胡适的提出及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白话文的运用迅速增长,终于取代了文言文在书面表述上的支配地位,也开辟了现代中国文学的崭新纪元。

25、胡适先生14岁上海求学,20岁考取“庚子赔款”,27岁受聘于北京大学文学教授,后任北京大学校长,一代大师并非易成,也是如璞玉般且雕且琢且磨才浑然天成。

26、从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私塾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公款留学,直到文学革命,完整讲述了胡适先生自己成长学习和突破的根源与历程,是胡适先生与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进行的“心灵对话”,也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

2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和以白话文学为正宗的主张,吹响了文学革命的号角,从此声名鹊起。1917年提交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后回国,到北京大学担任教授。

28、新文化运动,新思想,新理论。

29、年,胡适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进化》。在此期间,胡适热心探讨文学改良方案,并试作白话诗,而且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通信交流改良思想。当《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发表后,更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同年,胡适学成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主讲中国哲学史。

30、我读《四十自述》,读到了胡适母亲的伟大

胡适的19堂文学课经典语录

31、文学界有传说:“少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可像我这般不老不少之辈,却恰好少时读了鲁迅,又在将老之时读到了胡适,实乃有幸。

32、胡适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初步接触到了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的社会功能、真实性与时代行得到了初步的重视与肯定。

33、二曰,不摹仿古人;

34、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是胡适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需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需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不用典,不讲求对仗,不避俗字俗句”。他从“八事”入手集中指出了旧文学的流弊。

35、那读一本名人的传记,到底读的是什么呢?

36、胡适一生背负的骂名可不少,从“走狗”“汉奸”到“反革命”“叛国者”,再到“胡说博士”“无耻文人”等,怎么难听,怎么侮辱人格怎么叫。

37、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反对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主张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陈独秀的文章,是文学革命的正式宣言书。

38、这本《四十自述》是胡适先生写于中年的自传作品,篇幅不长近200多页,但却比较全面并详细的记录了胡适前四十年的人生经历。

39、胡适一生最向往自由,但是在他看来,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40、有人说读传记的是主人公的成长之路,也有人说读的是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就我来说,却读出胡适先生特有的儒雅、睿智的文人气息以及包容幽默的光辉人性。感觉好像了解一个人,一个时代,一种文化,那么就让我从四个角度,带大家一起解读传记佳作《四十自述》吧,相信你一定也会有收获。

41、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

42、这是胡适先生对朋友所述的遗嘱,而也正如他所言,上帝在这位大作家逝世之际,仍是满足了他最后一个愿望——走的干脆利落且舒适。

43、最早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口号的是陈独秀。

44、胡适这是为什么,难道他听人骂上瘾吗?

45、只有包容大家说话的声音,才能让更多人参与到建设和提议中来,才能保护大家的自由。

46、疫情时期,宅在家里,最好的生活乐趣莫过于读书了。

47、胡适在北大曾做过哲学系主任、外国文学系主任、英国文学系主任,中国文学系也做过四年的系主任,教过哲学、外国文学、英国文学和中国文学。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