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的由来是什么

1、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2、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3、了解了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4、龙口夺食是个成语,出自《神厨》:十九哥欲将四人开刀问斩,但康熙缺有心见识一下,是何人如此大胆,敢龙口夺食。意思是指庄稼收获期内于连雨天抢收粮食。

5、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

6、第一,谐音类。

7、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8、歇后语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

9、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10、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11、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12、第四,故事类。

13、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14、第二,喻事类。

15、老鼠上街——人人喊打

16、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

17、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18、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

19、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20、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21、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22、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

23、歇后语的分类

24、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

25、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26、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27、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

28、前后两部分用“——”(破折号)连接。

29、谐音歇后语是歇后语中的一类,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30、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歇后语是有借无还。解答这个歇后语需要知道诸葛亮草船借箭这件事情背后的典故,虽然是借箭实际上并不是,而是使用敌人曹操的疑心,用稻草人当作假人,智取了敌方曹操的十万支弓箭。

歇后语的由来是什么

31、历史由来

32、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33、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中国古代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周瑜为了刁难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弓箭来,没想到诸葛亮说只需要三天,诸葛亮在这三天内准备了二十只扎满稻草人的船,趁着一个大雾天向曹营出发,而曹操又因疑心重,马上下令开弓,射出了十万支弓箭,等到大雾散去曹操发现不对劲的时候,诸葛亮早就带着十万支弓箭离去了。

34、《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

3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36、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

37、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38、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

39、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

40、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41、第三,喻物类。

42、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43、有借无还是一个汉语成语,它的意思是说借了别人的东西,但是又耍赖不愿意将借过来的东西归还给别人。这个成语出自典故《草船借箭》,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是有借有还。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