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不能相互理解的名言

1、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2、上善之人的言说表现出的是朴实无华,追求的是诚实可信。

3、“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积”是积聚、积藏的意思。“为”和“与”是帮助和给与的意思,理解了这三个字也就理解了这句话。

4、“善者”(有的版本为“善言”)即可以理解为上善之人,也可以理解为善于言说的人。

5、而对于表面浮华美丽的言辞和文字,要认清言者的本意和目的,不要被美言所误导。

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7、静下心来,细细地读,反复地品味,就有了一点点心知心解。

8、知者不搏,博者不知。

9、圣人不积聚不积藏,他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别人,而自己会觉得更加充实,他尽自己的所有给与别人,而自己反而更加富足。

10、我在细读这章文字前就认为,老子绝不会用泛泛之言、平平之句来为“道德经”结尾的。所以我对这一章先有了十分的重视。

11、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2、上善之人立言朴实无华,言必真实,就没有辩解的必要。

13、善者的言说因为是诚实可信的,所以不需要辩解,而言说狡辩的人就不是善者,或是还不善于言说的人。

14、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15、“辩”是辩解或狡辩的意思。

16、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17、“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是自然的规律,“人之道”是人间的法则。

18、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你在下一次踏入的时候河流已经改变了(当然事实上这也是个扯淡的或者说为了讲理而极端的话,因为人类判别同样与否往往是看某种延续性是否依然存在的,不过我是较真了。。意会就好),而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完整的讲这个说法,是你的脚踏进去之后,到你说出来之前,总有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内,这条河流已经不是一条河流了。所以严格的讲,其实他没说错,因为他的说法有个前提,是“你不能讲出来”,因为你讲出来,必然要一个时间,这个时间内事物已经变化了。而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学习的是有些“扭曲?”的结论,可能是为了好教学?不清楚

19、“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是上一句的延伸。

20、这三句从人类认识事物的角度,提出了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的矛盾的对立关系,是善者、圣人(具有最完善人格的人)立言、立学、求知的准则。

2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2、这是老子“道德经”的收尾之章(有的版本把它放在了第六十八章)。老子的“道德经”洋洋五千余言,今天看来通篇是哲学,处处辩证法,语言似诗歌,用字修辞至精至妙,既有深奥的逻辑,也有浅显的比喻,既有大量直白的格言,也有许多令人回味无穷的妙语。

23、而那些善辩之人,因为要掩盖不真实的本意,故要用华美矫饰的言说来辩解,他们的本意是欺瞒,是不善的。

24、“利而不害”是有利而无害,“为而不争”是付与而不争夺。

25、它告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文字,都不要追求浮华美丽的言辞,要用朴实无华、自然流畅、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原本意思的言辞。

26、这一句是对“上善若水”一章中“言善信”一句的进一步诠释,是说诚实可信的言说表面是不华美的,诚实可信的言说不需要追求表面的华美。

27、“信言”是诚实可信的言说。“美言”是表面华美、刻意修饰的言说。

28、“知者”可以理解为有真知灼见的人,也可以理解为有精深知识、有技能绝活的人。“博”是广博的意思。这一句就是说有真知灼见的人不是知识广博的人,而仅有知识广博的人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

29、这一章前三句可以说是人类在认识事物方面的行为准则,老子用辩证的方法论述了人类在言说和学问领域立言、立学、求知的规范。第一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在2500年后的今天来看也是无可争辩的真理。

30、当今一些夸大其实的广告,要掩盖其不实的功用和服务,用漂亮的言辞,精美的画面,来掩盖虚假的真相,他们都是欺骗,都存有不善,是美言不信和辩者不善的现实写照。“知者不搏,博者不知”是知与博的对立关系,应用于今天仍然是真知的格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学科的分支越来越多,学问的前沿越来越细化深化,只求博学既可发明创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必须有更加专深的学问才能适应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才能叫真正掌握对社会有用的学问专长。这就是“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的现实意义。但任何事物间的对立都不是绝对的,都不能把它们绝对化。要充分认识老子提出的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的对立性,但千万不能把它们完全的对立起来,因为没有绝对的对立。在这一句上,就有很大的片面性,我们还要从知与博的统一性方面来认识。要认识到博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知的基础,真正的真知灼见除了必须有精深的学问研究以外,博学也是做精深学问人的赖以进行精深研究的基础,由博入精,先博后精的学问家是普遍存在的。对教育而言,基础的教育就是要求博不求精,而专业的教育就是要舍博求精。“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是贯穿道德经全篇的上善之人的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一种伟大博爱的表现。再与红楼梦中“好了歌”唱出的“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结合起来思考,就应该能真正理解和树立上善之人的伟大价值观了。要理解文中的“既”字的含义,是尽和全部的意思,就是说这种“为”和“与”是尽其所能和尽其所有的。最后一句“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以天道喻人道,也是贯穿道德经全篇的上善之人“利”与“不争”的行为准则。我在“上善若水新解”一文中已经详细地谈了体会,故不再多述了。老子在道德经全篇的结束之句重提“利”与“不争”的命题,是再一次强调上善之人时刻不要忘记的这一人生诤言。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