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歌行》里的“海不厌深”赏析

2、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曹操的“求才”之心。

3、扩展资料

4、这句也作“水不厌深”,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5、“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前两句属于用典中的“用语”,语出《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后两句则是用典中的“用事”。

6、《短歌行》里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赏析

7、“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8、“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9、释义: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出自:出自先秦的《子衿》。短歌行全文: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谈讌一作:谈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0、《短歌行》言志,很讲究艺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妙用比喻与巧用典故。

11、曹操《短歌行》中引用《诗经·小雅》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此句的最初意思是: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

12、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汉《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道家名人。”(杜康创造了秫酒。又叫少康,夏朝的君主,道家的知名人士)

13、《短歌行》里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赏析

1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一处,诗人信手引用《诗经·郑风·子衿》《诗经·小雅·鹿鸣》篇中的成句,表示诗人对招贤纳士的热情,对贤能之人的礼遇,流露出“唯才是用”的思想。用典又分为“用事”(又称为“事典”或“稽古”)和“用语”(又称为“语典”或“引经”),这里当是“用语”,通过引用《诗经》诗句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15、“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16、引周公自比,说明求贤建业的心思。《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洗头时要多次挽起头发,吃一顿饭时多次停下,生怕失去天下有识之士。)

17、这是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表达了曹操求才若渴之情。

18、相传当时天下分为九州,周文王统辖六州,所以孔子有“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殷朝土地为三份,周文王有其中的两份。)之说。曹操在此亦说“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是说献帝之世,之所以尚能保持刘汉统绪,是他在不遗余力而努力维护的结果。

19、周西伯昌:即周文王,名昌,姬姓。殷商时居于岐山之下,被封为西伯,即西方诸侯的首领。

20、《短歌行》里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赏析

21、诗人吟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一处,诗人信手引用《诗经·郑风·子衿》《诗经·小雅·鹿鸣》篇中的成句,表示诗人对招贤纳士的热情,对贤能之人的礼遇,流露出“唯才是用”的思想。用典又分为“用事”(又称为“事典”或“稽古”)和“用语”(又称为“语典”或“引经”),这里当是“用语”,通过引用《诗经》诗句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22、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出自《国风·郑风·子衿》,原文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大意是: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后来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的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意思为穿着青衣的士人呀(因为汉代太学生是穿青色的衣裳的),是我心所仰慕的,因为你们的原故,我思考该如何招揽你们。

23、《短歌行》里的其他名人典故赏析

24、“唯有杜康”

25、“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为喻,礼赞贤才,流露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望之情。“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也是比喻,有人认为这是诗人用乌鹊无依比喻人民的流亡;甚至还有人说:“窥诗之意,当时定有流移人口,不受他的招抚,向南方流移,因而因物托事,以诗寄慨。”(见傅长君《曹操〈短歌行〉试解》)。我们认为这样理解,诗的主旨不够集中突出,似有割裂诗意之嫌。还是清人沈德潜的话有些道理,他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说得更确切些,这是以乌鹊比喻贤者,大意是说:贤者们都在寻找寄身之地,但哪里才是他们可靠的寄身之所呢?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