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颜膏”应是“云片糕”。

2、临死前伸出两根手指,意思是油灯里点了两根灯草(灯芯),体现了他的吝啬。

3、出十几两银子为严贡生了却官司;王氏去世,给每位舅爷一百两;发现王氏积蓄五百两,也都给二位舅爷。

4、在《儒林外史》中,严监生是一个非常吝啬的人物,因此并没有描写他慷慨大方的句段。相反,书中倒是有很多描写他如何吝啬的情节,比如在临终前,他要求家人点两根灯草,一直不肯断气,直到家人把灯草挑掉一根,他才一命呜呼。

5、他明明是扣住了人家的猪,非但不还,当人家来讨猪时,还“拿拴门的闩,赶面的杖”,打折了人家的腿。2、他明明没有借钱给人家,却偏要人家还利息,中人求情也不肯,硬是把人家的“驴和米同梢袋都叫人短了家去”。3、他明明是想不给人家船钱,却故意用几片云片糕设下圈套,装模作样地说船艄公吃的是他的名贵的药物,价值“几百两银子”,并发怒要把船家送到汤老爷衙里问罪,赖了船钱才扬长而去了。4、他明明要侵吞同胞兄弟的家产,却硬不承认赵氏已经扶正的事实,把赵氏赶到厢房去住,仍以妾相待,并说什么“我们乡绅人家,这些大礼,都是差错不得的”。5、他的弟弟严监生病死,临死前也不见严贡生来询问、关心;直到严监生死后“过了三四日”,才见“严大老官”“从省里科举了回来”。

6、又如汤知县请正在居丧的范进吃饭,范进先是“退前缩后”地坚决不肯用银镶杯箸。汤知县赶忙叫人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箸,他还是不肯,直到换了一双白颜色竹箸来,“方才罢了”。汤知县见他居丧如此尽礼,正着急“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忽然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心才安下来。真是“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

7、在范进和张静斋来高要县找知县的时候请他们吃饭上吹嘘自己和知县之间很要好。

8、严贡生,是严监生的哥哥,是一个装模作样、虚伪贪婪、横行乡里的恶霸。他假装发病,故意留下云片糕给船家吃,之后又诬陷船家吃了救人的药,最后赖了船钱。

9、《儒林外史》通过精确的白描,写出“常见”、“公然”、“不以为奇”的人事的矛盾、不和谐,显示其蕴含的意义。

10、强圈已经强卖给邻居王小二的猪,并打伤前来讨要的王小二哥哥的腿。

11、严贡生与新婚的儿子儿媳自省城回家,却将吃剩的几片云片糕说成治疗晕船的贵重药物,以此恐吓船家,赖掉船费。

12、在《儒林外史》的许多人物中,严贡生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一个反面典型。作者刻画这个人的丑恶,一直刻到他的骨头里去了。清朝的科举,纯为以文试士,惟有“优贡”是制度上唯一强调要凭所谓优良的品行来决定应举资格的名目。

13、儒林外史严贡生说云片糕是药,此情节出自第六回:乡绅发病闹船家 寡妇含冤控大伯。

14、例如严贡生正在范进和张静斋面前吹嘘:“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言犹未了,一个小厮进来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通过言行的不一,揭示严贡生欺诈无赖的行径。

15、作者以辛辣的笔触,以讽刺的艺术手法,生动而又形象地刻画了严贡生虚伪至极、自私自利、六亲不认的极为丑恶的嘴脸,酣荡淋漓地嘲讽了腐朽没落的科学制度。严贡生这一形象,堪称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极为经典的形象,令人百读不厌而又回味无穷。

16、哄呵,无恶不作,恬不知耻。

17、讹诈黄梦统,虽然并没有借给银子,却硬要偿付大半年的利息,并强夺黄老汉的驴和米。两人告到知县那里,严贡生避往省城。

18、儒林外史严贡生外貌描写(原文):方巾阔服,粉底皂靴。

19、他弟弟严监生死后,欺凌守寡又丧子的弟妇赵氏,让他新婚的二儿子继承弟弟的产业

20、严贡生这个反面典型,在乡绅地主集团里,地位并不高,而他的行为和品质,却集中了剥削阶级的一切特性,在他的那个集团里是很有代表性的。通过严贡生这个人物,可以进一步认识当时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一些文人在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中丑恶和可笑的形象。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