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子的诗句郑板桥

1、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2、该诗表达了作者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语言通俗而有新意,虚实结合,情景相生,饶有理趣。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4、出自《新竹》—清·郑板桥

5、郑板桥在画竹中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境界,将墨竹画提高到了崭新的艺术高度。

6、郑板桥的人生中绘画多以兰、竹、石为主,其中以体貌疏朗、风格劲健的兰花和竹子尤为出名,尤其精通墨竹,是当时著名的墨竹大家。

7、释义: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

10、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11、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12、出自:清代·郑燮《竹石》

13、全诗如下:

14、郑燮画竹因喜欢竹之气节,有题画竹句“屈大夫之清风,卫武公之懿德”。他画竹的三个阶段“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用笔畅达遒劲,构图布局可谓“乱而不乱”,“疏密相间”,用墨“浓淡相宜”、“干湿并举”。

15、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16、出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图题诗》

17、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18、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绘画深受沈周、陈淳、徐渭、石涛、朱耷等人的影响,注重个性发挥,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写出物象的形神,抒发情感,把传统的写意花鸟画发展到新的高度。

19、释义:竹子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

20、咬定:咬紧

21、郑板桥关于竹子的四字:难得糊涂

22、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2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4、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25、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26、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27、出自:清代·郑燮《新竹》

28、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9、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30、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