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好学的故事简短

1、路遥在延川县城关小学上学时,正是著名的三年困难时期。在当时,仅就吃饭一项就足以折磨人。吃饭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人们的尊卑贵贱全由吃的好坏而定。而路遥吃饭,属于那种最差的吃的学生。吃的最差自然最没面子,只好用其他刺激来平衡。这刺激就是看书或编织笑话,这样做有点像自娱也像自嘲,但这却是一种创造。拿笑话当饭吃的孩子非等闲之辈!路遥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处境,愈发埋头读书,为的是日后当个干部吃那些猪肉烩粉条之类好东西。为此他也做好了详尽的准备。甚至将来当了干部怎样走路,怎样说话都想过了。并且很快以优异成绩上完了中学。正准备报考西安石油化工学校。轰然而来的文化大革命大潮,将他席卷而去……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李密挂角

4、年起,杂交水稻在中国大面积生产,平均比常规稻增产约20%左右。这坚定了袁隆平让杂交水稻“走出去”造福人类的信心。为此,以袁隆平为首的中国专家付出了良多。其中之一便是:授人以渔。

5、鲁迅嚼辣椒驱寒

6、功夫不负有心人!近日,我国杂交水稻在非洲创高产纪录,让全世界为之振奋。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8、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0、年出生的袁隆平,如今已经快90岁,如果是寻常的老人,可能早就安心呆在家里颐养天年,可他却一直心心念念着我们这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

11、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虽然屡试不中,但他毫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

12、同是晋朝的孙康也是由于贫困而无法点灯夜读,所以只能早早睡觉。这令他觉得光阴虚掷。一个冬夜,雪下得特别大,白茫茫一片。半夜时分,寒冷令孙康从睡梦惊醒,但他却发现窗外似乎有一些光亮。原来那是雪映射出微光。于是他倦意顿消,翻身起来,取出书卷,来到院子里借着那雪映出光如饥似渴读书。正是凭着这样学习的精神,使得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最后他也入朝为官,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一代名士。

13、看过“焦裕禄”的电影,为了老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不顾自己的身体状态,每况愈下,最后得了癌症不治身亡,作为现在青年,特别是在农村支教和当村官的青年,应该学习焦裕禄前辈的精神。

14、孙康映雪

15、年,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教。

16、路遥先生一生困苦,一生清贫,也一生奋斗。他七岁时,因家境贫寒过继到西北十里的郭家沟村伯父家中。当时的环境是一个清平盛世,是一个著名的人口高峰,也是一个教育普及的黄金时期。路遥也和同龄的农家孩子一起进了村办小学校。

17、凿壁偷光的故事!古时候,有个叫匡衡的人,非常喜欢学习,但自己家中没有蜡烛。邻居家中有,但光线照不到他家,于是他想个法子在隔壁墙上凿了个洞引来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匡衡喜欢学习读书,可是因为家里太穷买不了这么多书。正好县里有个富贵人家不怎么识书,但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于是主人很纳闷,问匡衡这是为什么。匡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