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孟子品格的故事

1、十三,杯水车薪。

2、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3、释义:出自真心的服气,不但服气,还发自内心的高兴。

4、释义: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徒劳无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5、重耳在逃亡途中遭受屈辱和困苦,但他忍辱负重,最终成为了鲁国的君主。

6、问题中“孟子心目中君子应具有的品格”应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出自《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8、释义:跟坏人搅在一块,一同做坏事。

9、十七,当务之急。

10、唐太宗李世民在《诫皇属》中这样告诫皇属:

11、这些典故也是我们历史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12、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胜与孔子也。”

13、因此,孟子眼中的“君子”应该是具备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品质的大丈夫。

14、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15、十八,独善其身。

16、释义:却是退却。退却别人的邀请,就显得对人有点不尊敬了。

17、释义:做同一件事,只花很小的力气,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18、在儒家学说里,所谓“君子”就是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以“道义”为先。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20、与孟子有关的故事:

21、孟子名孟柯,出生于现在山东省邹城市北25华里的凫村(今属于曲阜市)。《列女传》记载,孟家最初的住处靠近一片墓地。游戏、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经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从附近经过,因此,孟轲与其他孩子就“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他们模仿送葬的人群,兴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孩子读书,妨碍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会让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22、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在逆境中坚定自己的意志,寻找出路,获得最终的成功和成就。

23、孟子上学后,有一天还没到放学时候就跑回家,正在织布的孟母拿起刀就把织机上没织完的布割断了。割断的布,散成一堆线头。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说:“你废弃学业就像我割断织机上的布,半途而废就会前功尽弃!”孟子受到很大震动,从此成年累月努力学习,从不中断,从不松懈,终于成为大学问家。孟母教育有方,注意抓紧早期的品德教育,殷殷施教,这值得做父母的人借鉴。学校教师乃至全社会都应重视儿童教育,普施甘霖使之茁壮成长。

24、二十九,同流合污。

25、孟子的第二个成就就是他的民本思想,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当人类社会还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阶段,孟子就已经有了朴素的民本主义思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当时的社会就是弱肉强食,大国兼并小国,是强者称霸的时期,人人都想着如何战胜别人,奴役别人,并把这些当做是成就的标志,根本就不会想着如何为百姓造福。所以孟子的思想在当时不被采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渐渐证明了孟子的正确,所以后来统治者为了安抚人心,巩固统治,纷纷推出各种举措来减轻人们的负担,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君为水,民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代表。

26、【孟母断织】

27、典故二:《左传·僖公二年》中的“管仲齐衰”。

28、释义:为了维护正义,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

29、在这个典故中,钟子期遭受了诽谤和损害,但他选择忍辱负重,最终取得了成功。

30、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体现孟子品格的故事

31、释义:形容道理很浅显,不用说,大家也会明白。

32、他在《诫皇属》中以自己勤勉爱民的例子,用来教导“生于富贵,长自深宫”的皇子亲王们,虽然地位高贵,但是一定要懂得严格要求和克制自己,知道衣食的来之不易,学会勤俭节约,穿衣吃饭都不可以忘记蚕妇和农民的辛劳付出。在听闻政事、做出决断的时刻,也不能感情用事、喜怒任性,要学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能鄙视瞧不起他人的短处,也不能仗势而骄傲自大,把那些批评和反对自己的人视为老师,把逢迎和巴结自己的人看作贼人。

33、释义:比喻人的言行反复无常,一会这样,一会那样,经常自相矛盾。

34、孟子被尊称为儒家的“亚圣”,是儒家学派中除了孔子之外最有成就的人,孟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以及文学家,他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35、十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36、孟母最有名的事迹就是“孟母三迁”,主要讲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创造相对安静且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学习环境,先后三次搬家,让孟子远离那些对他学习有负面作用的环境。这个故事体现了孟母不仅重视孩子的教育,而且注重你学习环境的营造,为孩子将来能有所作为,贡献自己的一切。

37、出自《孟子.离娄下》:“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38、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39、二十六,却之不恭。

40、在这个集镇上刚刚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决定再一次搬迁自己的住处。他们搬到了学宫的旁边。这所学宫位于现在邹城南门崇教门外路东,是孔子之孙即子思设宫讲学的地方,后人称它为“子思书院”。后来子思的学生在此授徒讲学。

41、二十一,好为人师。

42、六,水深火热。

43、十四,不言而喻。

44、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

45、释义: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才能远远超出了平常的人。

46、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谱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47、孟母的行为表达了她对儿子教育的极度重视和追求卓越的决心。这个故事也成为后来中国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典范,强调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和重要性。

48、十一,明察秋毫。

49、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王顾左右而言他。”

50、孟母三迁;

51、释义:古时候男女结婚,都要有媒人介绍,然后父母做主。

52、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53、释义:比喻自己具有和别人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比别人轻一点,就毫无自知之明的去嘲笑别人。

54、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55、这样解题,需要从以下几点来理解:

56、原先他们家离墓地很近,孟子常到墓地里和小朋友做一些模仿堆坟、送葬之类的游戏。孟母看到环境对孩子影响不好,便迁居到一个闹市的附近,很快孟子玩耍时就模仿起商贩叫卖一类的事来。孟母说这也不是孩子应住的地方,于是又迁居到学校附近。从此孟子模仿学校里的礼仪等课程。孟母说这才是教育孩子的好环境,于是定居下来。这就是成为千古美谈的“孟母三迁”。

57、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

58、释义:比喻在战争中,和对方力量相差过于悬殊,根本不可能战胜对方。

59、孟母决定搬家,毅然带孟轲迁居到远离墓地的庙户营村。庙户营村位于现在的邹城市西北部,当时,这里是一处繁华的集镇。孟轲置身于这人来人往的闹市之中,逐渐又同集镇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游戏,与同伴们学习商贩叫买吆喝,讨价还价,还学邻居屠夫杀猪宰羊。孟母觉得这里仍然不是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这样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贩的影响而不认真读书。

60、杀豚不欺子;

体现孟子品格的故事

61、十二,君子远庖厨。

62、孟母对于孩子品格的成长同样十分看重,她的“杀豚不欺子”的故事至今让后人赞叹。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一只小猪。孟子非常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在杀猪。”“杀猪干什么?”孟母笑了笑,随口说道:“是给你吃啊。”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本来不是为孩子杀的猪,我为什么欺骗他呢?这不是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个过失,孟母真的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以此教育孩子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

63、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览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朕每亲监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高贵,以保终吉。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64、二十八,舍生取义。

65、二、断杼教子:

66、在他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叶圣陶也推崇这种传统的家风。他的女儿告诉人们,在叶家,从小到大,每个人都要面对一本《祖训谱》,要求每个人大还是小,都要好好学习,知道家训、家风、家谱,知道家族的光荣历史。这种传统的家教让叶圣陶的儿女们成为了良好的公民、知名学者和著名艺术家。

67、三,出类拔萃。

68、出自《孟子.离娄上》:“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69、孟子首先将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升格为政治领域内的“仁政”思想,使得儒家在政治上也有了清晰的主张,不再单纯的只是思想领域内的学术团体,而是将儒家学派及其弟子作为一个政治集团而存在,后来的读书人为了科举高中,读书做官都要学习儒家经典,都是儒家的传人,可以说儒家学派已经成为中国政坛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70、七,王顾左右而言他。

71、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72、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73、释义:现在是一个时候,那是一个时候。任何事都是在发展变化着的,时间不同了,情况也就不同了。

74、孟子受教;

75、出自《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76、释义:能够把秋天鸟的毛端都看得清清楚楚。比喻人的目光敏锐,洞察事理,任何微小的事物和变化,他都能看得很清楚。

77、释义:喜欢给别人当老师。形容做人不谦虚,自以为是,自高自大。

78、释义:除了我还能有哪一个人呢?形容人敢于担当,遇到该自己做的事,绝不退让。

79、出自《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80、孟子的功劳,主要就是发扬光大了儒家,复兴了儒家。在孟子那个时代,墨家占了上风,大部分人都去学墨家了。要不是孟子发扬光大了儒家,现代儒家流传不下来,流传下来的应该是墨家。所以孟子被称为亚圣。你读了论语和孟子,就知道孟子和孔子的区别了。孔子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老师。而孟子是一个豪气冲天的侠客。有了孟子,如加多了一点侠客之气,所以才更有意思。

81、释义:老百姓所受的痛苦,像在水里那样越来越深,像在火里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们处在极端的痛苦之中。

82、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轲,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

83、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84、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85、二十四,乱臣贼子。

86、十六,此一时,彼一时。

87、八,与民同乐。

88、释义:就是指君主能够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共享快乐的生活。后常比喻领导与群众打成一片,共享幸福生活。

89、五,出尔反尔。

90、释义: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辣,心中没有一点仁义道德。

体现孟子品格的故事

91、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92、二十七,舍我其谁。

93、释义:意思是说不要盲目迷信书本,不要拘泥于书本上的教条,要活学活用。

94、典故三:《淮南子·修身训》中的“钟子期遭毁折”。

95、答:三个典故是三迁择邻、断杼教子、杀豚不其子。

96、:是的,有许多关于忍辱负重的典故。

97、释义:叛乱之臣和忤逆之子。后泛指心怀不轨的人。

98、:忍辱负重的典故在历史中有很多,这些典故都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在困难和屈辱面前,坚持忍耐和勇往直前是非常重要的。

99、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100、释义:君子在穷困不得志的时候,管好自己就行。

101、释义: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102、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103、释义:指当前最急切需要处理的事情。

104、出自《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物之为急;忍者无不要也,急亲贤之为务。”

105、一,五十步笑百步。

106、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107、:1.典故一:《孟子·告子下》中的“重耳三绝”。

108、其中最有名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从一个偏远的村庄搬到了一个靠近学校的地方,再搬到靠近一所学习好的学校的地方。她的目的是让孟子接触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培养他的学识和品德。

109、二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110、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111、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112、二,心悦诚服。

113、四,事半功倍。

114、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国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115、释义:君子把厨房设在远离自己的地方,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动物被宰杀。

116、当管仲被流放到齐国时,他忍辱负重并展现了高尚的品德,最终获得了齐国君主的信任,并为齐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117、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118、公元221年,蜀主刘备不顾将军赵云等人的反对,出兵攻打东吴,以夺回被东吴袭夺的战略要地荆州(今湖北江陵),并为大意失荆州而被杀的关羽报仇。东吴孙权派人求和,刘备拒绝。于是孙权任命年仅38岁的陆逊为大都督,率领5万兵马前往迎敌。

119、二十二,何出此言。

120、九,寡不敌众。

体现孟子品格的故事

121、断织喻学;

122、释义:失败或者遇到挫折后,不要责怪别人,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123、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124、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

125、三、杀豚不欺子

126、出自《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

127、有一位叫叶圣陶的名人,他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语文学家。他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家风传承,他的祖父曾经对他说过:“人最可宝贵的是家风,家风保定了,子孙自然能得其好处。”在他的家庭中,一直以来都注重培养子女自觉遵循祖训、恪守家规。有个很有名的故事就是他的爷爷当年在房内挂一副“三让德”的家训:让贤不让位,让利不让权,让子不让孙。他的父亲和叶圣陶的叔叔都在这个家训的指导下成长,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128、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129、三十,为富不仁。

130、十九,反求诸己。

131、释义: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其中最不孝的,就是不能尽到后代的责任。

132、一、三迁择邻:

133、孟轲幡然大悟,从此勤学苦读,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134、释义:爬到树上去捉鱼。比喻办法和方向错误了,永远不会达到目的。

135、孟子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3次搬家。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坚持以“人”为本。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有传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仁政与王道孟子主张君主行仁政,承接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君主只要将自己的仁德推广,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爱护自己的家人,到爱护国民,就是仁政。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是行“王道”,要使人民富足,百姓安乐,即“保民而王”,人民自然拥戴君主,国家自然富强安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②这是他的最著名的论断之一。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他所倡导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政府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由于这句话的结尾是对开头的有效的否定,因而孟子实际上早在约翰·洛克之前就提出人民有权力造非正义的统治者的反。这是一种中国人普遍接受的思想。但是一般说来,孟子倡导的那些观点更加受到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的欢迎。因此孟子的建议也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这时期内他的观点越来越为儒家学者和中国大众所欢迎。孟子在当时已享有很高的声望,随着11世纪和12世纪新儒教派的崛起。他的声望在中国变得更高了。

136、十,缘木求鱼。

137、二十五,茅塞顿开。

138、二十三,尽信书不如无书。

139、“君子”讲道义,是“大丈夫”之举,何谓大丈夫,孟子有论述,在《滕文公章句》中,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40、说起中华经典家风故事,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141、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142、【孟母三迁】

143、出自《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144、释义:比喻和对方交流时,不能正面回答问题,只能绕开话题,故意扯一些不相干的事。

145、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146、孟母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母亲,她以其对教育的重视而闻名。据《论语》记载,孟母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为了给儿子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

147、始作俑者;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148、忍气吞声,含垢忍辱,委曲求全,卧薪尝胆,忍辱含垢,降志辱身。忍辱负重和“委曲求全”均有忍受屈辱;以求改变之意。但忍辱负重偏重于“负重”;即担当重任;是“忍辱”的目的;而“委曲求全”偏重于“求全”;即以求保全;是“委曲”的目的;两者目的不同。忍辱负重含有褒义;语气重;“委曲求全”有时含有贬义;语气较轻。

149、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150、出自《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体现孟子品格的故事

151、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唐太宗对皇子亲王等皇属的指导和教育工作很重视,常常劝勉和训诫这些皇属后代,在修身做人和道德修养方面要不断加强,从而逐渐学习和掌握治理国家的方法。

152、释义: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住了,现在忽然打开了。形容人恍然大悟,忽然开窍了,道理想通了。

153、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154、平凡人也一样可以成为大丈夫。比如见义勇为,乐于助人,这样的事例就行。可以从身边的小事,也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