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看破红尘的诗词

1、唐·吕洞宾2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牧童》唐·吕洞宾3时人若拟去瀛洲,先过巍巍十八楼《绝句》唐·吕洞宾4神仙不肯分明说,迷了千千万万人。《绝句》唐·吕洞宾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

4、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5、金丹一粒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道德经》

7、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8、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游泰山。

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0、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1、道家名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2、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本寂诗)

13、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

14、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

1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能变成福。

16、暴风刮不完一个早晨就会停息。比喻来势虽猛,但持续的时间不会长久。

17、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18、举世但言衰老者,不可修。我则曰:有此一口气在,皆可为之。

1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0、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

23、李白的求仙学道不是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失意之后的遁入空门式的消极的自我安慰,而是从始至终的人生理想。在道家的传说中,那些餐霞饮露、神游八极的仙人总是隐匿在名山胜景之中的。李白徜徉流连于名山大川之间,既是在探幽揽胜,也是在寻仙访道。

24、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

25、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26、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27、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8、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29、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管子·白心》

30、向善的诗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道家看破红尘的诗词

31、难的事情,从简单的做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3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33、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3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三章。

35、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示法诗)

36、大路因为岔道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的方向。

37、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作者】王维【朝代】唐代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38、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经法·道法》

39、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40、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41、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郎来。(分庵主开悟诗)

4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44、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45、养神惜气以持盈,喜坠阳兮怒损阴。两目内明驯虎尾,朦朦双耳听黄庭。

46、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4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8、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4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0、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

51、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文偃诗)

52、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